7月15日,廣州南沙粵澳發展促進會成立兩周年系列活動(簡稱“澳促會”)在廣州南沙舉行,來自澳門、廣州及葡語國家的政、商、學界代表約150人參會。在活動上,國家級農業合作平臺落地南沙,多項合作協議現場簽訂,粵澳合作的深度廣度進一步拓展。
國家級平臺落地南沙
多項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活動當天,中國農業展覽協會地標精品專業委員會粵港澳大灣區服務中心正式揭牌,標志著該國家級農業合作平臺落地南沙。該中心圍繞“地標精品”品牌打造、渠道拓展、標準共建等產業服務,將為大灣區農產品聯通國內國際市場提供有力支撐。
南沙開發區投促局代表與粵澳葡語國家優質食品供應鏈中心項目也在活動上簽訂投資框架協議。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16億元,由澳促會引進澳門企業,聯合廣東本地民營龍頭企業共同合作投資建設,以全球優質食品(特別是葡語國家及非洲國家)進出口國際貿易服務平臺為核心,提供包括快速通關、檢驗檢疫、線上線下交易交割、臨港加工、智慧分揀與配送、物流中轉、保稅國際中轉等服務內容,打造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優質食品供應鏈中心,是中葡經貿合作的重要載體。
此外,“芯鮮派”智慧果蔬5.0產業園項目也在活動上簽約。該項目聚焦全空間智能無人系統農業創新,推動粵澳農業技術協同升級。
發揮粵澳合作重要智庫作用
“四大路徑”深化兩地合作
近年來,通過創新成立粵港合作咨詢委員會和澳促會,南沙集聚港澳及國際商協會近90家、港澳企業超3500家,為大灣區一體化發展貢獻“南沙力量”。
“通過利用好南沙這個平臺,澳門將進一步融入大灣區的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廣州南沙粵澳發展促進會會長何敬麟表示,澳門是貿易自由港,但卻缺乏大型深水港口。通過澳促會探索粵澳兩地聯動機制建立合作,澳門可以利用南沙港實現葡語系國家等海外優質商品的引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同時為粵港澳大灣區對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葡語系市場拓展出新空間。
據介紹,澳促會成立兩年來,組織南沙與澳門互訪交流56批次,促成18個重點項目簽約。同時,已有11家澳門商協會落戶南沙、超20家澳資企業注冊,有效實現資源深度整合。
“作為首個大灣區粵澳合作社會組織,澳促會積極發揮粵澳合作重要智庫作用。今天這些新項目落地,再次展現了澳促會的平臺優勢。”廣州市委常委、南沙區委書記劉煒表示,未來南沙將與澳門攜手在四大核心路徑上深化合作:一是戰略共謀,圍繞《南沙方案》2035年的目標以及“十五五”開展謀劃,邀請澳促會深度參與貢獻“澳門方案”;二是產業共建,深化與澳門在高科技領域合作,共建新型產學研結合模式,積極引入澳門的中醫藥、高端旅游、酒店管理等產業資源;三是開放共拓,發揮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獨特優勢,攜手南沙“五港聯動”,共同拓展國際市場;四是城市共榮,借鑒澳門世界級旅游城市經驗,推動南沙與澳門在城市規劃設計、文商旅融合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提升灣區城市規劃品質與國際魅力。
(記者 李心迪)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