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暨粵澳跨境數據流動創新峰會在合作區市民服務中心舉辦?;顒油胶灱s建設“國際跨境可信數據空間—澳琴站”、粵澳醫療可信數據空間,成立澳琴數商聯盟,助力合作區建設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
以澳琴為基地
推動數據跨境流動創新
當前,合作區正有序推進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建設工作,數據跨境服務中心和人工智能合規指導中心正式運作,中國電子、中國電信、字節跳動、小紅書、騰訊音樂、博維、宇信等一批數字經濟企業,正在以澳門、橫琴為基地服務更多海內外客戶。
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李翀表示,澳琴合力建設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將通過“技術+規則+場景”三位一體搭建總體架構,以數據空間系統為基礎支撐,探索形成“雙循環雙緩沖”的數據跨境流動新模式。下一步,合作區將依托國際數據空間這一重要平臺,切實發揮好“澳門+橫琴”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的戰略平臺,發揮澳門作為“葡語國家精準聯系人”的優勢,重點面向巴西等葡語國家和地區,以粵澳數據跨境流動為創新突破口,向海內外兩端延伸,構建開放、包容、共享的全球數字經濟生態。
國際數據空間協會(IDSA)董事會主席萊茵霍爾德?阿赫思指出,作為數據共享新范式,數據空間強調數據自主權與可信共享流通,并通過規則和技術的互操作性打造分布式的數據協作平臺。目前,協會已吸納185個企業成員,在 28個國家部署實施了超過80個產業實踐案例。國際數據空間協會將全面深化與中國產業界的合作,推動跨境數據交換,實現數據價值最大化。
會上,中國電信集團數據發展中心陳晟博士介紹了中國電信在數據跨境流動領域的探索實踐,中國電信充分發揮 “云網融合”優勢,打造了涵蓋基礎設施、數據治理、安全防護等全鏈條的“端到端”解決方案。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澳門科技大學下一代互聯網國際研究院院長劉東介紹了數據空間技術發展標準和應用情況。目前,“澳科大科研數據空間” “粵港澳科創數據空間” 等試點驗證項目已全面完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并探索在醫療等領域擴大應用范圍。
簽約成立“國際跨境可信數據空間—澳琴站”。
聚焦場景應用和國際合作
多項數據跨境成果啟動
會上,國際數據空間協會(IDSA)與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簽約成立“國際跨境可信數據空間—澳琴站”,將為橫琴打造國際科創和數據流通樞紐提供分布式隱私保護與可信的跨境數據流動的技術支撐,服務企業全球化經營的數據雙向跨境流通需求。
本次峰會聚焦數據跨境流動與數字經濟發展,還啟動了多項合作。例如,由珠海云上智城投資運營控股有限公司、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澳門科技大學下一代互聯網國際研究院合作共建的粵澳醫療可信數據空間正式啟動,將率先開展“澳門+橫琴+珠海”跨境醫療數據合作試點,推動病歷、影像、檢驗報告等醫療數據的跨境共享,探索AI輔助診斷、數據分析等智慧醫療場景下的合作路徑;由博維智慧、宇信科技等企業聯合發起的澳琴數商聯盟正式成立,通過整合粵澳兩地數字經濟企業資源,推動 “澳門+橫琴”數字經濟發展從“單點突破”邁向“系統協作”。
下一步,合作區將持續深化粵澳及國際數據流通合作,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和琴澳對外開放平臺作用,為構建開放、包容、共享的全球數字經濟生態貢獻琴澳力量。
本次峰會由合作區推進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建設專班辦公室及國際數據空間協會(IDSA)中國能力中心指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主辦,合作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澳門科技大學下一代互聯網國際研究院、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聯盟等單位聯合承辦。合作區執行委員會副主任李翀,國際數據空間協會(IDSA)董事會主席萊茵霍爾德?阿赫思,國家數據局國際合作專班、數據資源司,中央網信辦數據和技術保障中心、中國科學院計算機信息網絡中心,澳門特區政府個人資料保護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地球物理氣象局,粵澳高校以及數商聯盟企業等約140名嘉賓出席了會議。
?。?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記者 黃天儒 梁涵)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