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使用“珠海市橫琴”“珠海市橫琴新區”等字樣;規范使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或“廣東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字樣……
1月2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的一則官方通告,引發關注。網友紛紛猜測,橫琴是否要與珠海脫鉤了?橫琴到底歸誰管?粵澳深度合作怎么個“深”法?
橫琴在哪里?按照官方說法,橫琴地處珠海南端,與澳門隔水相望,是一座面積約106平方公里的島嶼。這片開發熱土,一直在聚光燈下。
圖為琴澳兩岸。南方+記者 關銘榮 攝
開發的15年間,習近平總書記5次考察這里。一路走來,橫琴不斷巨變,但又始終沒變。
變的是,橫琴的地位不斷升級:從橫琴鎮到橫琴新區、自貿區,再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不變的是,橫琴開發的初心,就是為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廣東、珠海、澳門都是合作區建設的貢獻者和受益者。
“澳門+橫琴”的黃金CP,就是要成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實現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平臺。
前所未有的新管理機構
1月2日的通告顯示: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名稱使用進行規范,是為解決范圍內地名使用不統一問題。
內文詳細提到,合作區各相關單位新核發的證照應規范使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或“廣東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字樣,不再使用“珠海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珠海市橫琴”“珠海市香洲區橫琴鎮”“珠海市橫琴新區”等字樣。
不過,合作區各相關單位應有序開展證照變更工作,做好各項服務保障,簡化變更換證程序。對已核發的證照,在有效期內可正常使用,不強制要求變更。
這是一則地名規范的通告,而對于網友關注的合作區機構管理的問題,早在2021年9月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橫琴方案》)中,已有明確。
根據《橫琴方案》,合作區實行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
——建立合作區開發管理機構。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粵澳雙方聯合組建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實行雙主任制,由廣東省省長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共同擔任,澳門特別行政區委派一名常務副主任,粵澳雙方協商確定其他副主任。成員單位包括廣東省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部門、珠海市政府等。
——組建合作區開發執行機構。合作區管理委員會下設執行委員會,履行合作區的國際推介、招商引資、產業導入、土地開發、項目建設、民生管理等職能。執行委員會主要負責人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委派,廣東省和珠海市派人參加。
——做好合作區屬地管理工作。合作區上升為廣東省管理。成立廣東省委和省政府派出機構,集中精力抓好黨的建設、國家安全、刑事司法、社會治安等工作。
橫琴新街坊家庭服務中心,孩子們在聽繪本故事。南方+記者 關銘榮 攝
這個“四共”新體制大膽創新、前所未有,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各大重要平臺中,融合力度最大、創新突破最顯著的探索實踐。從合作區的機構安排中可見,參與方包括廣東、澳門、珠海等各方。目前,珠海市委書記同時兼任省委橫琴工委書記。
“一定要牢記開發橫琴的初心就是為了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2024年1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考察時指出,廣東、珠海、澳門都是合作區建設的貢獻者和受益者,都要朝著這個目標共同努力。
粵澳深合“試驗”探新路
在橫琴島上,這場引人注目的粵澳深度合作“試驗”不斷提速。
在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這個重要節點上,合作區經過三年多的探索實踐,“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彰顯”。
2025年第一個工作日,新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來到了合作區考察調研,深入“澳門新街坊”、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等重點工程,實地了解合作區建設最新情況。
岑浩輝表示,合作區和澳門有著區域體制、法制、制度和待遇等差異,未來需繼續在構建好“共商共建共管共享”體制的框架下,著力深挖并結合兩地優勢完善體制和發掘機遇。澳琴一體化強調兩地融合發展,實現政策通、民生通、要素通、服務通,關鍵在于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
位于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者內的珠海澳大研究院,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科研實驗。南方+記者 關銘榮 攝
時間流轉,粵澳合作新試驗已經開展3年。三年來,“琴澳CP”感情不斷升溫。
“旅程說走就走,不再因為簽注問題而煩惱。”1月1日,不少合作區戶籍居民來到橫琴市民服務中心,申請辦理赴澳門旅游“一簽多行”簽注。新政下,人們在1年內可不限次數往來澳門。搭乘新近開通的澳門輕軌延伸橫琴線,琴澳雙城生活觸手可及。
澳門青年跨境拓業的氛圍愈發濃厚。2024年歲末,合作區推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支持澳門青年就業暫行辦法》,澳門青年赴琴就業每月可獲4000元補貼,聘用澳門青年的用人單位可按每人每月1000元人民幣的標準獲得獎勵,合作區加快打造澳門人才向往之地。
近年來,橫琴擁有更多發展自主權,實現“自己事自己辦”。目前,合作區與中央部委、廣東省、澳門、珠海市建立常態化溝通協調協作機制,共同答好合作區“一國兩制”實踐新題。廣東省下放182項省級行政職權,賦予合作區更大改革自主權。珠海市承接合作區執委會行政職權488項,助力合作區做好社會民生服務保障。
當然,澳門、內地公務員在同一間辦公室共同研究工作、謀劃發展、解決問題已成為日常。面向未來,岑浩輝說,希望加強培養深入了解兩地規則的綜合性公務員,要派出更多澳門公務員到合作區參與執委會工作,將兩地規則理念尤其民商事領域的規則對接好,進一步實現澳琴一體化。
美麗的天沐琴臺。南方+記者 關銘榮 攝
在新的起點上,粵澳各方將攜手開創新局面,不斷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機制“軟聯通”、琴澳居民“心聯通”,把琴澳一體化提升到更高水平。大灣區建設,將是更加深度的融合。
(撰文 梁涵 黃天儒 策劃 張西陸 尤立川)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