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套深圳園區已集聚科研人才超1.5萬人,與2021年相比增長2.5倍。其中,院士從2名增至16名,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從6人增至22人,港澳人才從69人增至1061人,增長14.3倍。”2024年“百名海外博士博士后南粵行”深圳分會場活動日前在河套深圳園區舉辦,河套發展署相關負責人透露了這一數據。
《河套深圳園區規劃》提出,要構筑國際創新人才港,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引才用才機制,集聚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科技領軍人才。目前,園區已集聚440余家科技企業,其中包括蘋果、星巴克等8個世界500強企業研發中心,落地晶泰科技、深圳數據交易所和深開鴻等機構主導的高端科研項目超160個,引進16名海內外院士專家和香港5所世界百強高校,展現出持續增強的創新資源集聚力和創新人才吸引力。
為留住人才,園區持續優化人才與科研體制,不僅推出“成就制+積分制+舉薦制”多元評價體系,還在全國率先實施選題征集制、團隊揭榜制、政企聯動制、項目經理制、同行評議制五大科研管理體制,整合產業界、科研界資源,推動“卡脖子”攻關。2024年上半年,園區內“一號通道”便利進出車輛審批權已下放深圳,年內預計可實現50家以上科研機構人員車輛備案高效出入境,深港“半小時科研圈”正在河套加速形成。
“人才是科技型企業最大的本錢?!被顒由?,深圳鯤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CTO蔡權雄,作為在深海外回國人才代表分享了企業落地河套的原因?!安粌H是人才,企業在河套還能找到涵蓋研發機構、上下游供應商、生產銷售商的完整產業鏈。更重要的是,河套不單只是在稅務、場地方面為企業提供政策優惠,而且是身體力行地在政府日常管理、運作中應用前沿科學技術,為企業產品研發帶來了很大信心和動力。”
未來,河套深圳園區將圍繞協同香港推進國際科技創新這一中心任務,通過構建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進一步深化與海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合作,聯手香港共同構筑國際創新人才港,為更多海外人才來深創新創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支持。
(撰文 張秉仁)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