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合作區團工委、團南山區委、團寶安區委、香港青年協會日前聯合發起成立“前海香江青年薈”,今后將為深港澳青年提供學習培訓、政策咨詢、市場對接、技術合作、投資金融、人才引進等服務,并通過常態化活動促進資源對接,拓寬港澳青年在大灣區發展的機會。
53名來自金融、法律、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的深港兩地青年企業家、前沿領域的專家學者、政府公共部門管理者等成為首批會員,他們都在深港融合發展中有著重要作為和突出貢獻。
聚焦“五業”為港澳青年辦實事
前海作為港人港企進入內地發展的“首選地”,吸引了眾多香港人才扎根發展、筑夢圓夢。截至目前,前海已累計吸引港資企業近萬家,累計使用港資368億美元,24類港澳專業人士備案登記后可在前海執業;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下稱“夢工場”)已孵化香港團隊788家,“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計劃”累計發布就業崗位8323個,推動974名港澳青年在前海就業,為香港經濟發展進一步拓展空間。
今年以來,前海圍繞深港合作主線,以夢工場提升為抓手,推動深港合作全面深化、系統提升,推動深港雙城雙向奔赴從“硬聯通”到“軟連接”,再到“心融合”。
“希望前海香江青年薈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為深港青年的成長和全面發展提供交流平臺、資源支持和發展機會,樹立品牌、擴大影響、形成示范。同時寄望各位青年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積極推介前海、推介大灣區,帶動更多心懷理想的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前海合作區黨工委副書記梁珂說。
共青團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青聯主席袁志雄表示,青年是愛國愛港愛澳力量的生力軍,促進港澳青年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港澳繁榮穩定的關鍵所在。希望前海香江青年薈能凝聚力量,打造思想共融生態圈、開拓合作共贏的發展圈和打造生活共榮的幸福圈。
“針對港澳青年特點,創新敘事模式和宣傳形式,推動深港澳青年在廣泛交往中促進共識,在深度交流中增進認同;聚焦解決港澳青年學業就業創業置業事業問題,真誠傾聽呼聲,真實反映訴求,準確了解青年的所憂所盼所欲,聚焦整合多方資源為港澳青年辦實事、解難題;用好前海香江青年會十大品牌活動,融入更多港式元素,推出港澳青年喜聞樂見的主題活動。”袁志雄說。
發布“深港愛情故事”青年聯誼交友品牌
香港青年、深圳亞諦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周天意成為前海香江青年薈首任會長。她表示會以此為契機,當好交往交融的“聯絡員”、青年發展的“服務員”、社團組織的“管理員”,推動深港澳青年交流交往交融。
“一是傾聽港澳青年聲音,積極反映他們的呼聲,協同政府解決港澳青年的問題,助推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前海、深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二是凝聚深港兩地青年力量,匯聚各方優勢資源,鼓勵帶動更多港澳青年來到前海創新創業;三是積極引導港澳青年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回報社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周天意說。
會上,前海管理局推出深港菁英計劃“十大品牌”活動,宣介了深港青年夢工場“1510”發展模式及《關于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就業創業發展的十二條措施》等最新政策,發布了“深港愛情故事”青年聯誼交友品牌。
其中,“深港青年菁英計劃”是針對22—45周歲具有創新思維、國際視野和社會責任感的青年菁英開展的一項培訓計劃,擬從愛國教育、灣區雙創、領導力提升、研學實踐和共建共享等多方面為深港青年菁英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全面支持。
包括組織港澳青年到大灣區參訪學習、國情考察、文化交流等,切身感受中國式現代化的現實圖景;充分了解大灣區創新創業政策,把握產業發展機遇;加強粵港澳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交流,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組織開展專業培訓,擴展人脈關系,提升個人領導力,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通過理論學習、社情調研、民企參訪等,鼓勵更多港澳青年參與到前海開發開放中來;為深港青年搭建相互了解、深化合作的橋梁,為優秀的深港澳青年構建全方位、全需求、全鏈條服務的成長發展培訓體系。
(記者 張瑋 實習生 梁彥嫻)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