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地處廣東珠海南端,與澳門一衣帶水,橋海相連。
近年來,隨著橫琴島的全面開發,琴澳同城生活越發便利,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選擇到橫琴生活、創業。一個個面向港澳青年的創新創業基地、孵化平臺也應運而生。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9年孵化港澳項目逾700個……當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正“筑巢引鳳”,著力打造澳門青年創新創業“福地”,為他們成長提供人生出彩的機會,助力更多澳門青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從0到1:
首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誕生”
在橫琴環島路東側,一片彩色玻璃外墻的建筑十分亮眼,充滿科技感的建筑風格引人駐足,這里就是粵港澳青年創業者逐夢的起點——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下稱:創業谷)。
▲創業谷 李建束/攝
2015年6月,為推進粵澳深度合作,促進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橫琴首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谷拔地而起,與澳門大學一路之隔,成為橫琴的一道亮麗景觀。從破土動工到正式啟用,只用了192天。
▲建設中的創業谷 來源/珠海大橫琴發展有限公司
陳天藍就是“跨”過這條環島路,從一名澳門大學的博士生,成為如今一家生物科技企業的創始人,在橫琴創業谷開啟了新夢想。
▲陳天藍 曾遙/攝
“創業谷與澳門大學一路之隔,對我們來說,來這里創業無疑是最好的選擇。”2018年,陳天藍和董鋮帶著數字微流控技術為主導的分子診斷技術入駐創業谷,創辦了珠海市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迪奇生物),開始科研成果孵化。成為澳門大學首家技術孵化企業,也是澳門大學首次入股畢業生團隊創立的公司。
陳天藍告訴記者,利用數字微流控技術,他和他的團隊把生物實驗室“搬”進了一臺便攜式設備里,可做DNA層面的人體疾病檢測、動植物病原體測試,既快速又平價。
▲迪奇生物的基因檢測芯片生產人員 來源/省政府橫琴辦綜合處
如今,迪奇生物已從不到10人的創業團隊,發展到擁有100余名員工的成長型企業,在創業谷辦公場所也從原來的僅30平方米實驗室變成擁有近 2400 平方米的生產研發空間的獨棟辦公樓,并完成了近億元的A輪融資……短短幾年,迪奇生物實現精彩“蝶變”。
迪奇生物所發生的變化,是創業谷園區企業成長的一個縮影。
身在創業谷,迪奇生物副總經理唐翔每天都切身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白畲蟮母惺苁侨嗽絹碓蕉嗔?。公司剛入駐時,創業谷的企業還很少,現在園區基本處于滿員狀態。這得益于合作區逐步完善配套設施及人才引進優惠政策,給予青年人才更多的幫助、更有力的支持。”
從高校畢業生到生物科技企業的創始人,陳天藍坦言,他享受到了許多創業谷給予青年創業的政策紅利:“前期場地免租、人才補貼、法律咨詢、融資對接等服務都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創業環境?!?/p>
如今,創業谷已成為澳門青年的創業聚集地?!跋啾劝拈T,橫琴擁有更濃厚的創業氛圍,充滿了機遇。創業谷園區有很好的創業環境,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好?!标愄焖{說。
在合作區,實現夢想。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這個嶄新的創業創新孵化器正在加速打造。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演繹著從“闖”到“創”的精彩華章。
從1到6:
首批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獲授牌
你知道橫琴的中心溝嗎?原來的橫琴是兩個分開的島,在經歷了70年代政府主導的填海造田的工程后,才合為一島。
▲90年代橫琴中心溝 何華景/攝
而40多年前,順德籍澳門青年梁家星的祖父及父親曾和其他家庭成員一起參加了這項圍墾工程,后來梁家星的父親移居澳門。用梁家星的話說,他來橫琴工作的原因,是想追尋他們的步伐。
2015年,梁家星來到橫琴,最初幾年是在橫琴的澳資企業擔任商業策劃工作,感受到橫琴未來發展的潛力,在2017年,決定創辦一家裝修公司。
▲梁家星 曾遙/攝
創業前期非常艱辛,令人欣慰的是,橫琴政府出臺了許多扶持政策幫助澳門青年創業發展。
企業享受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澳門青年享有澳人澳稅等多項政策優惠;實現“拎包入住”;澳門企業同時能夠享受一年免租的場地優惠等“福利”……
“惠澳政策對我們最直接的幫助是對企業的租金和裝修給予補貼?!?023年2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關于支持澳資企業發展的扶持辦法》出臺,這讓梁家星對未來發展充滿希望。
“政策在租金和裝修上的補貼力度很大,對于我們企業運營成本的降低以及吸引更多澳門企業到橫琴來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绷杭倚钦f。
為進一步拓展澳門青年創新創業新空間,推動澳門青年創新創業資源共建共享,2024年3月27日,澳門青年創業企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授牌儀式舉行,首批6家合作區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獲授牌。
▲橫琴澳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授牌 曾遙/攝
獲授牌基地包括創業谷、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橫琴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三一南方總部大廈、珠光·優客工場、AHA 港澳青年孵化中心。
栽下梧桐樹,引來鳳凰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合作區首批6家面向港澳青年的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孵化港澳企業/項目逾700個。這些基地將來可為澳門青年在合作區創業提供完善的場地設施、一條龍的孵化服務和豐富的創新創業資源。
優化環境:
吸引更多澳人澳企抒寫青春成長故事
空間保障、項目扶持、創業環境優化,“去橫琴”已經成為澳門青年在大灣區創新創業的首選之一。
90后澳門姑娘黃茵成長于一個中醫藥世家,大學畢業后,她也選擇進入中醫藥領域,將中醫藥推廣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目標。
▲黃茵 曾遙/攝
黃茵憶述,2018年,她在澳門成立了第一家公司。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公布,讓她開始思考在灣區創業的可能性。
在一個機緣巧合下,2019年4月,她來到橫琴,在創業谷注冊成立了灣谷科技研究(珠海市)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澳門總公司研發的中醫藥產品。2023年,便在橫琴開設了首家擁有澳門藥學技術人才的澳資藥房。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要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其中進一步提到發展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政策的出臺讓黃茵看到了中醫藥發展的新希望。
“未來,期望可以在兩地中醫藥交流上起到助力的效果。”黃茵希望可以通過合作區將中醫藥推廣到海外國家。
去年底,黃茵在創業谷不遠處的橫琴“澳門新街坊”認購了一套住宅。目前已收樓,并裝修完畢,隨時可以入住。
▲澳門新街坊 曾遙/攝
“越來越多的澳門年輕人選擇留在這里,政府也給他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條件以及創新創業環境?!秉S茵笑著說,“我現在即將成為一名‘澳門新街坊’,橫琴也正在變成澳門居民的新家?!?/p>
▲澳門新街坊樣板房(非交房標準) 曾遙/攝
以政策優環境,以環境引產業。近年來,橫琴不斷優化政策環境,加強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四新”產業生態培育,吸引不少澳人澳企到橫琴落地發展。
數據顯示,橫琴目前有澳資企業6324家,同比增長11.6%;在橫琴生活居住的澳門居民16025人,就業登記者達4983人,澳人澳企持續融入。
大潮起珠江,乘風再破浪。一個個澳門青年追夢故事正在合作區上演……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還會有越來越多的澳門青年涌入橫琴工作、生活、創業,用他們的激情與熱情,在合作區及至大灣區這片熱土上,抒寫青春成長故事。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