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資訊 > 專題專欄 > 專欄 > 大灣區大平臺

港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不能與時俱進者,一定會被淘汰

2024年06月24日 來源:南方+

[ ]

  在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廣州南沙,一座占地面積約1.1平方公里的嶄新校園格外亮眼。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建成的首家粵港合作辦學高校,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以下簡稱“港科大(廣州)”)自2022年招收碩博士學生,2023年招收本科生以來,備受關注。

  一所新的粵港合作辦學高校應當是什么樣子?科技人才培養的要義是什么?

  近日,港科大(廣州)校長倪明選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對這些外界關注的熱點一一回答:“不能與時俱進者,一定會被淘汰”,港科大(廣州)希望做到的是,“家長能放心把孩子交給我們,四年后,學校將還給家長一個不同的孩子,讓孩子能解放思想,擁有創新和探索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只會做高考模擬題。”這樣,孩子未來也能隨時切換賽道,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

  壓力很大

  第一年的成績線決定了學校的“江湖地位”

  香港、澳門、廣州……倪明選在粵港澳三地高校中都擔任過高級管理職位,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優勢和短板有著深入的觀察。他表示,自2021年6月獲委任為港科大(廣州)創校校長以來,“在粵港澳大灣區辦好一所新的大學”成了他的重要使命。

  2022年9月,港科大(廣州)正式開學。2024年,該校將在內地11個省、市招收約300名本科生,比起去年,今年在招生省份和招生計劃上有顯著增加。其中,在廣東省的招生名額也將大幅增長。

  創辦一所新學校,需要逐步積累口碑和聲望。對于目前的發展態勢,倪明選說,港科大(廣州)正在通過全新的教育改革為國家培養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港科大(廣州)學生在校內做實驗

港科大(廣州)學生在校內做實驗

  記者:從2022年開學以來,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呢?

  倪明選:印象深的事情太多了。不過最深刻的,應該是去年本科生招生。我不是在內地長大的,也從來沒招過生。我怎么能夠讓家長愿意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來?我壓力很大,因為第一年的成績線決定了學校的“江湖地位”。直到高考成績一出來,學生來報考以后,我才如釋重負。

  記者:您覺得港科大(廣州)對學生和家長來說,它的吸引點在哪里?

  倪明選:港科大(廣州)希望家長能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四年后,學校將還給家長一個不同的孩子,讓孩子能解放思想,擁有創新和探索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只會做高考模擬題。

  大學四年是一個孩子變成大人的過程。這四年,學生會發現自己是適合當教授?創業?還是到產業界打拼?學校應該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我希望同學們在四年里能收獲不同的能力,從而可以自主規劃未來,也能隨時切換賽道,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記者:在這個過程中,港科大(廣州)的一大亮點就是交叉學科設置。您是如何考慮把不同專業的人“湊”在一起學習呢?

  倪明選:首先,我希望我們的學生在學東西的時候,不只是專注于某一個領域,也要在不同領域涉獵更多知識。

  但怎樣讓學生在不同領域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誰來培養學生?這些都是教育領域亟待探討的關鍵問題。現在,大部分老師們還是傳統學科教育訓練出來的,要老師們去改變并非易事。所以港科大(廣州)開展項目式教學,比如紅鳥碩士班的項目,都會安排很多不同領域的老師一起來帶學生。書是讀不完的,我們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記者:這種新的交叉學科教學方式已經實行有一段時間了,您現在觀察到哪些困難?

  倪明選:年輕人比較容易接受這種新的教學方式。然而,大部分老師都是接受傳統的學科教育,所以他仍然想用傳統的方法訓練學生。我常常會和老師們開會,告訴他們必須要改變。科技在改變,產業在改變,教育也需要改變。我們目前在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從老師到學生都在接受新觀念。

  記者:您會讓老師們怎么改革教學呢?

  倪明選:每個學生的領悟能力是不一樣的。教學的改革方式有很多種,例如:老師上課前可以把內容先錄好,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上課時老師就可以先提問,看看學生們能不能回答出來,再讓學生們互相提問,鼓勵學生互相競爭。出題會幫助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知識的吸收效果更好。

  港科大(廣州)是新的學校,新學校包袱比較小。新的老師來上課,要去學習怎樣教學。我們有辦公室專門教老師怎么教書,有哪些新的教學方法,哪些教學工具可以用。老師的觀念和教學方法在一點點改變。

  新學校是個新機會

  可以做一些過去想做、但沒有機會做到的事

  2024年6月14日,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共同宣布推出“紅鳥跨校園學習計劃”,在“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的框架下,落實“學分互換互認”與“科目共享”等機制,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將傳統學科和融合學科結合的跨境、跨校園研修計劃,兩校創新互聯的課程設計是“紅鳥跨校園學習計劃”的重要一環。在符合兩校教務委員會聯合學術協商機制的要求下,學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學術水平,修讀對方學校開設的科目,相關科目學分可獲認證及轉移,部分亦可計算在畢業要求所需的學分之內

  不僅如此,兩校正從多方面合作,創造出“1+1>2”的優勢。

港科大(廣州)紅鳥廣場

港科大(廣州)紅鳥廣場

  記者:港科大(廣州)創辦的時候,有人認為此舉是為了突破港科大的發展瓶頸。

  倪明選:首先,對港科大而言,學校的土地發展有限。香港寸土寸金,港科大校園內,能蓋樓的地方都蓋滿了。既然有機會到廣州辦一所新的學校,那么再復制一個港科大,意義不大。新學校對我們來說是個新機會,可以做一些過去在港科大想做、但沒有機會做到的事。發展交叉學科就是其中之一。

  其次,港科大來內地辦一所學校,當然要服務國家所需。比如我們開設的學域包括先進材料、微電子、可持續能源與環境、人工智能等等,都是戰略性的、前沿的學科領域

  記者:這兩所學校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倪明選:兩校之間的關系,我們定義為“港科大一體,雙校互補”。根據香港和內地的法律要求,兩所學校的法人資格是獨立的,財務也是獨立的。一個是香港特區政府支持,一是廣州市人民政府支持。我們希望兩校緊密合作,創造1+1>2的效果。

  舉個例子,港科大(廣州)購買的大型實驗設備都是港科大沒有的,港科大的師生可以過來使用。另外,兩校學生可以選對方校園開的課,學生擁有更豐富的課程選擇。其他方面,兩校鼓勵兩邊的老師合作,共同指導研究生,共同開展項目,等等。

  記者:您有沒有想過有一天AI會顛覆高校教育?

  倪明選: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面世給很多行業帶來重大顛覆,加速了勞動力的遷移與轉型。不能與時俱進者,一定會被淘汰。最“恐怖”的技術革命就是ChatGPT面世。AI for education勢在必行。學校現已成立一個工作組,專門負責AI for education,老師、學生都可以參與。從目前征集的情況看,第一批報名者當中,有18名學生,16名老師,2名行政人員。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學生要求改革的聲音比老師還大,學生用新工具比我們還好。所以我跟老師講,不是我要求改革,是學生“逼”你改革。

  校友影響大

  學生會想畢業后“還可以在國內創業”

  成立迄今,港科大(廣州)就因為“創科”的基因而備受關注。近期,廣州產投集團與港科大(廣州)攜手宣布,設立10億元環港科大(廣州)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用于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再次讓該校站在了媒體的聚光燈下。

  這是廣州產投與高校合作設立的首只母基金,也是國有資本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新嘗試。活動上,港科大(廣州)還牽手一批直投基金合作伙伴,累計簽約規模達到24億元。

  “我們的學生在學校學習創業的基本知識,學校再提供一些資金,鼓勵他們繼續往前一步,嘗試創業的可能性,這是知識的累積和實踐經驗的累積。我們的實驗室永遠對學生和畢業生開放。”倪明選說。

  在倪明選看來,如今的粵港澳大灣區具備優越的創業環境和創業氛圍,從粵港澳大灣區高校中走出的畢業生也更傾向于選擇留在大灣區發展

香港科技大學“獨角獸日”

香港科技大學“獨角獸日”

  記者:您從2002年就回到香港執教,您怎么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前景?

  倪明選:我1987年第一次來中國內地,自那時起到現在,內地的變化非常大。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我覺得是國家政策給予的很好的機會,對香港、澳門都是機會。

  因為我在港澳都待過,感受到港澳必須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科研方面更是如此,才能參與更多國家級項目。

  從創業角度看,大灣區具備十分完整的產業生態鏈。從模具制作、量產到融資,在大灣區都可以輕松找到資源。現在大灣區科技發展生態鏈越來越健全,給創業公司的機會非常大。

  過去,我們有很多學生在讀完四年本科后,都到名校繼續深造。港科大校友汪滔成功創辦大疆科技,影響了很多港科大畢業生。他們發現畢業后也不一定要出國,不一定要讀博士、當教授,可以在國內創業。我想,這是一個思想的改變。

  記者:學校在幫助學生創業方面有哪些做法?

  倪明選:我們給本碩博所有學生都提供創業的培訓,請業界人士和學界專家教授創業基本知識。我們希望有意愿創業的學生通過創業課的學習而少走彎路。

  很多項目在初期還不夠成熟,學校會為一些有機會的項目提供資金,鼓勵他們再往前走一步,看看適不適合創業。整個訓練過程是一個知識累積,很多人創業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需要摸爬滾打

  【策劃】黃燦 陳楓

  【統籌】趙楊 胡念飛 謝苗楓

  【執行】王勇幸 李心迪

  【采寫】GDToday記者 張詩雨  王勇幸 發自廣州 香港

  【編導】董益華

  【拍攝】陳兆康  張少卿

  【后期】孟倍伊  董益華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恩平市| 腾冲县| 巢湖市| 丽水市| 吉木乃县| 黎城县| 郴州市| 茂名市| 马尔康县| 聂拉木县| 收藏| 丰台区| 蕉岭县| 西乌珠穆沁旗| 汝城县| 东莞市| 凌云县| 金寨县| 嘉兴市| 贞丰县| 石景山区| 江门市| 六安市| 仙居县| 科技| 阿拉尔市| 玛曲县| 怀宁县| 石首市| 新民市| 县级市| 泰和县| 依安县| 四川省| 禄劝| 永昌县| 南昌市| 虎林市| 福建省| 界首市| 射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