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新使命”智庫對話會在澳門城市大學舉行,澳琴兩地多位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該活動由澳門城市大學研究生院及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創新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研究生院副院長周龍,法學院課程主任李洪江,金融學院課程主任林德欽、副教授婁世艷,葡語國家研究院助理教授Jo?o Sim?es,以及橫琴創新發展研究院理事長、副院長王振朋,秘書長袁超,副秘書長、自貿創新研究所所長許文杰,產業經濟與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摯歡,研究員吳盈吟、李露等參會。
暢談機遇
琴澳共建共治實現優勢互補
葉桂平表示,澳門不再是“小澳門”,橫琴作為澳門未來發展的優勢,兩地應該實現融合發展。他指出,智庫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澳門高校專業化智庫應深化與內地智庫、國際智庫的交流合作,鼓勵圍繞合作區“四新”產業發展、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轉型與“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等重點議題展開聯合研究,輸出高質量思想產品和智力成果,提出前瞻性強、可行性高的政策建議。同時,應不斷夯實智庫人才儲備,推動青年做琴澳共同發展的參與者、建設者。
Jo?o Sim?es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為加強中葡經濟關系提供了重要機遇,通過澳門與葡語國家大學、研究機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可以擴大澳門高等教育資源,建立中國與葡語國家大學間的研究聯盟。此外,以合作區作為中葡初創實驗孵化基地,可以拓寬新興行業發展環境,培育創業生態系統,促進中葡企業高度交流合作。
王振朋指出,以橫琴為支點、澳門為主動力,將增強區域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生產要素吸引力、國際市場競爭力、資源配置推動力,加快與周邊地區實現良性互動和合作互補,完善粵港澳大灣區與國際先進經濟體、葡語系國家的聯程聯運網絡,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會客廳。
展望未來
吸引更多人口進駐
在婁世艷看來,目前琴澳互聯互通已取得重要進展,兩地一體化的頂層設計已經基本完成,未來重點應放在各方面政策的全面落實,加快配套設施和生活保障類企業建設,吸引更多人口進駐。
李洪江指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促進條例》明確了合作區的立法主體,推動在合作區建立完善多元化商事糾紛解決機制,推動粵澳兩地的律師、公證、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業務融合發展等,都指明了合作區的法律建設方向。但合作區發展沒有先例可循,要邊實踐邊總結經驗,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完善合作區的法律制度。
不少專家表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粵澳深度合作的重大平臺之一,也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舉措。通過琴澳互聯互動,發揮疊加效應,將為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注入新動能。合作區應該用好澳門自由港的優勢、加強琴澳兩地立法工作、深化中葡經貿產能合作三步走,為擴大國際影響力提供新的角度和動能。
(記者 黃天儒 梁涵)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