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檢疫電子證書合作、客貨車“粵澳聯合一站式”驗放……在海關總署領導下,拱北海關推出一系列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質量發展支持措施,深化跨境智慧監管合作,提速增效通關機制不斷落地,賦能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一體化。
要素流動跑出“加速度”
內地是澳門鮮活食品農產品的主要供應來源地,去年以來,針對內地供澳門冰鮮水產品監管特點,拱北海關與澳門市政署共同制定、協同實施風險監測計劃,強化源頭管控,創新實施以“同企、同料、同線”的生產批次為監管單元,合作寫好這張兼顧安全與高效的監管“答卷”。不斷深化的跨境監管合作,正在使澳門居民餐桌上的味道更加“鮮美”。今年1—3月,拱北海關共監管供澳冰鮮水產品約686噸。
一邊是供澳冰鮮水產搶“鮮”安全供應,一邊是澳門制造食品進入內地也更加便捷。
今年3月12日上午12時許,一臺裝有50箱澳門牛油曲奇的貨車進入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批曲奇產品的外包裝上,都有一個特別的二維碼“身份信息”。現場海關人員通過查驗設備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進口食品一碼通關溯源子系統”一鍵查看澳門制造食品全程溯源信息以及隨附的澳門市政署簽發的衛生證書等,監管作業效率大大提升。這批貨物的順利通關,標志著首批實施“一碼通溯源”的澳門食品正式進入內地。
“‘一碼’關聯產品身份信息,大大加快了我們的通關速度。”澳門萬豪軒集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經理余子恒說。
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增效能
今年初,拱北海關所屬香洲海關舉行AEO企業頒證儀式,為橫琴大昌行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頒發了AEO證書。“現在拿到了AEO這塊‘金字招牌’,我們企業的物流通關更加暢順便捷,吸引澳門、香港客戶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倉儲貨物的信心更足了。”橫琴大昌行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玉培說。
AEO是“經認證的經營者”的縮寫。內地與澳門海關的AEO互認已于2023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內地與澳門雙方AEO企業貨物可以享受較低查驗率、優先查驗、優先通關等多項互認便利措施。互認實施以來,已有380余家AEO企業貨物進出口澳門享受到互認的便利措施,企業物流效率進一步提升。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推進,涉及檢疫的產品互貿往來也更為頻密。檢疫電子證書合作則是打通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物流“經脈”的又一舉措。
據悉,為保障內地供澳農副產品安全,海關總署與澳門特區政府簽署了《關于植物產品電子證書合作框架協議》。拱北海關積極推動該協議落地,實現供澳植物檢疫證書電子數據傳輸,有效打擊假冒證書。
“現在澳門監管部門能第一時間查看供澳蝴蝶蘭的植物檢疫證書,節省查驗環節證書核對時間。”拱北海關所屬斗門海關轄區蝴蝶蘭生產企業珠海市悅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經理欣喜地說,“這項措施的實施,進一步壓縮整體通關時間,讓企業真真正正節省成本、得到實惠。”
再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生物醫藥產業合作創新是粵港澳大灣區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標簽。2023年10月,廣東省中醫院5款院內制劑發往澳門,首次成功跨境至澳門使用。拱北海關所屬橫琴海關、大橋海關為廣藥(珠海橫琴)醫藥有限公司代理廣東省中醫院出口提供了政策咨詢和業務指導。
除了藥品等特殊貨物,高端設備及新興材料也源源不斷地通過港珠澳大橋口岸這一樞紐,為粵港澳三地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新動能。
“大橋口岸貨運類別越來越豐富,包括飛機發動機、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高價值、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成為了大橋口岸主要進出口商品,進出貨車量穩步增長,近期貨車已達到每天2000輛次。”港珠澳大橋海關監管四科科長葉穎瓊介紹說。
下一步,拱北海關將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聚焦支持打造高水平合作平臺、推動大灣區互聯互通、提升大灣區貿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全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撰文 何麗苑 陳宇彤 龔軒)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