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提出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實施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員進出高度便利。拱北海關緊扣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主線,以“智關強國”行動和智慧海關建設為總牽引,全力打造特色分線管理智慧監管體系,助力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橫琴合作區”)分線管理政策順利實施。
智享聯通
推動“一線”高水平開放
蔡明澤是一位在橫琴工作的澳門人,每天駕車經橫琴口岸往返于琴澳之間。“新車道開通后,來橫琴上班只需要過一次關,方便很多。”蔡明澤所說的“新車道”就是橫琴口岸“粵澳聯合一站式”車道。該車道采用全國首創的“粵澳聯合一站式”系統,拱北海關與澳門海關、澳門治安警察局、澳門衛生局、珠海邊檢等聯檢單位通過同一平臺驗放車輛,實現跨境車輛“一次采集、分別處置、聯合驗放”,海關環節平均驗放時間縮短至23秒,效率提升了40%,進一步提升了橫琴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
“粵澳聯合一站式”通關模式只是琴澳合作“一地兩檢”的一個縮影。為促進粵澳人流、物流加速便捷流動,該關加快“智能邊境”建設和口岸數字化轉型,持續強化跨境監管合作,先后與澳門特區政府有關部門簽署7個合作協議,深化對澳信息互通、監管互認、執法互助。
琴澳“單向查驗、信息共享”機制不斷深化,該關與澳門衛生局合作的衛生檢疫“合作查驗、一次放行”便捷通關模式在橫琴口岸旅檢大廳及跨境車道全面推廣,進出境人員僅需接受琴澳合作的一次衛生檢疫流程;與澳門海關開展的大型集裝箱/車輛檢查設備機檢圖像信息共享共用已落地見效,出境方將監管結果及時與入境方共享,力促全流程通關持續提速。
五位一體
力促“二線”各類要素高效流動
橫琴合作區“二線”通道是橫琴連接內地其他地區的樞紐,出區車輛日均約4.9萬輛次。這里車水馬龍,但一車一桿,井然有序。
“‘二線’人車流量很大,與琴澳民生密切相關,是監管的重中之重,在籌備分線管理落地實施時,我們對‘二線’的監管進行了充分的模擬,不斷優化行車流線和監管流程,既要管住也要確保順暢。”橫琴海關監管三科科長郭克野說。
以“一站式監管、一二線聯動、一碼通溯源、一體化管控”為總體思路,拱北海關高標準建設海關智慧監管平臺,加大智慧監管手段應用,探索小客車頂照式智能審圖,推行一體化智能旅檢模式,全面提升通關效能和通關體驗。
分級風險防控、聯合信用懲戒,該關建設融合監控指揮平臺,強化響應、呼應、反應,積極推進內外監管合作、上下管理協同、多方數據互換,構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一體化風險聯防聯控機制,實現全鏈條管控;同時聯合橫琴合作區執委會建立信用通行管理制度,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懲戒機制,營造誠信守法便利良好氛圍。
順勢監管
實現區內自由便利
橫琴大昌行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是橫琴合作區內一家面向澳門提供保稅倉儲、物流、配送服務的企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貨物申報系統針對橫琴合作區進行了優化升級,比以前便利很多。”該企業報關員黃秋霞說。
分線管理實施后,海關對經橫琴口岸進出的免稅、保稅貨物實行簡化申報,其中不涉證不涉檢的適用“極簡”申報,填報欄目由傳統的49項減至28項;涉證涉檢的適用“次簡”申報,填報欄目減至32項,具體申報項目壓縮34%。
免稅政策也是各方關注焦點,為支持區內主體用足用好政策紅利,該關創新智慧監管,會同地方在橫琴合作區智慧口岸公共服務平臺開發建設“免稅進口主體申報”功能,創新實施“分類初審、協同復審”工作機制,推動政策惠及面、覆蓋面不斷提升。
下一步,橫琴海關將繼續發揮基層海關“橋頭堡”作用,持續推進制度集成創新、優化海關監管服務,不斷豐富“分線管理”內涵和實踐,以海關作為服務橫琴合作區實現新發展、開創新局面。
(記者 何麗苑 師琳泠 胡濤)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