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珠海國際仲裁院成功舉辦了《珠海國際仲裁院條例》(下稱《條例》)頒布實施三周年回顧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商事法律適用論壇,并發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仲裁適用法律指引》。
珠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張繼平,珠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李笑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律事務局局長鐘頴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黃顯輝,珠海國際仲裁院理事會副理事長劉敬東出席活動。
活動中,珠海國際仲裁院副院長吳學艇指出,該院三年來立足《條例》要求,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持續迸發改革勢能,不斷推動珠海仲裁高質量發展,案件標的實現逐年提升,2023年破百億,達到194.88億元,位列全國277家仲裁機構前十名,其中涉外案件標的158億元,全國排名前五。此外,該院還制定了《仲裁服務珠海市重點產業工作方案》《關于支持和服務金融風險防控工作方案》等一攬子服務實體產業舉措,舉辦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仲裁調解周、珠海國際航空法律論壇等高端國際化學術活動,助力打造珠江口西岸多元化糾紛解決高地,營建地區更優質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隨后,珠海國際仲裁院發布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仲裁適用法律指引》(下稱《指引》),這是該院在《服務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實施方案》實施三年的基礎上,助力琴澳民商事規則銜接、兩地商事主體融通融合的深入嘗試。《指引》明確了合作區商事仲裁適用法律的一系列原則和規則,對于指導仲裁庭在仲裁程序中準確適用法律意義重大。
根據《指引》,橫琴當事人可自主約定選擇內地或澳門民商事法律通過仲裁解決合同爭議,或者約定選擇內地或澳門法律確定仲裁協議效力和仲裁管轄權,有利于促進琴澳居民在合作區創業發展。此外,《指引》還就名冊外選定仲裁員、友好仲裁、內部上訴機制、臨時措施、緊急仲裁員、初步命令、臨時仲裁等一系列趨同港澳、對標國際的先進仲裁機制,明確了適用規則,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更完善的多元糾紛解決體系做出了機制突破。
活動還舉辦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商事法律適用論壇”,來自中山大學法學院、澳門法學協進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人民法院的法學專家圍繞橫琴民商事糾紛解決的法律適用問題展開研討,以法律智慧促進琴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
(記者 黃天儒 何麗苑)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