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車厘子從卸船、通關并運至江南果菜批發市場,在南沙港最快僅需2小時;國內不常見的進口車,卻能在南沙汽車口岸輕松看車提車;用手機簡單掃一下二維碼,進口商品的全流程信息即刻展現……這一切在南沙感受到的“輕而易舉”,背后都離不開廣州南沙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強大支撐。
2020年,廣州南沙正式獲批成為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南沙以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為抓手,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改革開放先行先試優勢,持續優化進口貿易服務配套和營商環境,促進國際貿易高水平發展、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2023年,南沙進口總值為1344.55億元,占廣州進口總值的三分之一。
南沙港口 “鮮”品直達餐桌
去年10月,“南沙港口新鮮集市”在南沙龍穴島開業。剛卸船的進口水果觸手可及,前來游覽集市的顧客即刻便能品嘗到新鮮到港的泰國榴蓮、智利車厘子……在“港口直達餐桌”新鮮集市的背后,是南沙營商環境的軟實力。
在食品保鮮方面,目前,全國最大的單體冷庫坐落于南沙,規劃建設46萬噸庫容的冷庫,一期已建成3座冷庫,目前庫容22.7萬噸。通過在全國首創冷鏈項目政府立項規程,打造全國最大進口冷鏈查驗平臺,南沙持續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廣“提前申報”“兩段準入”“附條件提離”、智能審圖等措施,確保RCEP生鮮易腐爛產品“6小時放行”,讓大灣區的“吃貨”能夠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新鮮食品。
在物流運輸方面,南沙正從粵港澳大灣區“幾何中心”向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中心”躍升,著力打造大灣區“半小時交通圈”。依托全國最大的臨港冷庫,從南沙1小時即可覆蓋大灣區城市群,24小時可以通達全國各地,大大縮減客戶物流鏈和時間成本,讓廣州南沙躍升為車厘子進口量最大的口岸。隨著南沙港鐵路開出首趟中歐班列,實現了“陸上絲路”和“海上絲路”的無縫連接,也讓更多的新鮮貨物從這里銷往全國各地。
駿德商業集團在南沙看到了商機。駿德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助理陳頌表示,駿德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和駿德匯產業園利用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及綜合保稅區的優勢,在區內實現貿易和生產等,像海綿一樣將物流、人流、資金流吸附在港口,把“流”變“留”,就地產生新的價值。“這里是發展商貿服務相對成本最低的地方。”到今年,駿德集團廠房倉庫區已正式開展運營,將擴大紅酒、零食等消費品進出口。
以駿德南沙國際物流中心和產業園為載體,更多的美酒美食從南沙港口流向千家萬戶。
汽車貿易樞紐 滿足汽車制造企業集疏運需求
除了在“食”上嘗“鮮”,集聚汽車產業的南沙進口貿易創新示范區更是帶來了“行”上的極大便利。
一是依托南沙綜保區政策,支持進口汽車開展保稅倉儲業務。二是全國首創“保稅+會展”模式,搭建“保稅+展示+銷售”汽車貿易一體化平臺,推動平行進口汽車保稅展示業務快速發展,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二大汽車平行進口口岸。在滿足廣汽、廣豐、小鵬等本地汽車制造企業集疏運需求的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崛起。三是創新“保稅倉儲+保稅流轉”方式支持企業進口整車跨關區轉入轉出,發揮南沙內貿航線密集優勢,形成以海港輻射內地的汽車物流集聚分撥效應。
與此同時,在推進保稅船燃加注業務落地方面,南沙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加油站”,廣州市首頒的4張國際航行船舶保稅加油牌照均花落南沙企業;在創新藝術品保稅展示業務方面,南沙推出“全天候智能通關”模式,打造文物和文化藝術品“入區保稅存儲-出區展示”全鏈條便捷通道,助力南沙打造大灣區文化保稅創意中心。此外,南沙還培育了飛機保稅融資租賃、離岸貿易等新模式……多個首創讓南沙外貿新業態成為亮麗名片。
立足灣區,面向世界。未來,南沙將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自貿試驗區和綜合保稅區優勢,加快創新驅動、要素集聚、產業增效、消費升級,積極推動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在進口貿易上持續發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不斷提升南沙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為全球進口貿易發展注入新活力。
(記者 任燚 通訊員 薛丹丹)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