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完整版,亚洲三级欧美,国产精品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 資訊 > 專題專欄 > 專題 > 專業人士跨境執業

廣州首批定向招錄的港澳籍公務員已有4人正式入職

2021年05月25日 來源:南方+

[ ]

  “本來在香港找好工作了,但是剛巧看到廣州有定向港澳籍應屆畢業生招錄公務員,考慮到廣州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地位和發展前景,就報考了廣州市南沙區商務局。”香港籍青年黃釗逸這樣告訴記者。

  5月24日,記者跟隨廣州市委統戰部在南沙區調研,采訪了黃釗逸等多位在南沙區工作生活的港澳籍青年人才。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融合發展,將有更多的港澳青年在廣東履職公務員、政府雇員、公職人員。

  黃釗逸今年27歲,是一位身高185厘米的帥小伙。2019年他在中山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當年11月參加了廣東省首批定向港澳招錄公務員的考試,隨后他以筆試、面試第一名的成績被廣州市南沙區商務局錄用,經過試用考核,2020年11月正式入職。

在廣州做公務員的香港青年黃釗逸。劉冠南 攝

在廣州做公務員的香港青年黃釗逸。劉冠南 攝

  廣州市委統戰部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研究推進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報考內地公務員工作。“定向港澳選拔職位”是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具體要求、加快廣州綜合改革試點的一項重要內容。

  記者從廣州市有關部門獲悉,在首批定向港澳籍內地高校應屆畢業生招考中,有4位香港籍青年已經被錄用為公務員,分別在廣州南沙、天河、黃埔、海珠區任職。

  據介紹,早年也曾有港澳籍人士在廣東省內擔任公務員,主要是源于香港公務員到內地交流制度,自2002年起,香港特區政府曾與內地多個城市合辦“公務員交流計劃”。與以往這種公務員“交流掛職”不同,此次試點定向從港澳籍青年應屆畢業生當中選拔人員,是廣東先行先試的一項重要政策。港澳青年在廣州創業和擔任公務員既是人才交流的有益嘗試,也將為粵港澳在更多領域緊密合作夯實基礎。

  “我入職時間不長,目前的工作職責,主要圍繞入境隔離酒店展開,包括處理入境人員訴求、檢查落實防疫要求,等等。” 黃釗逸告訴記者,公務員的崗位強調為群眾服務,雖然目前的工作跟自己報考時想象的有很大差別,但是工作非常充實,感覺特別有意義。

  今年25歲的陳慧蘭是一位土生土長的香港女生,2019年,她在澳大利亞大學畢業后,得知廣州正試點在公職機構招聘港澳籍青年人才,出于對祖國的熱愛以及看好廣州的發展前景,她參加了相關招聘,并于2020年2月成為南沙區政數局港澳政務服務中心的服務專員。“我所學的專業是市場營銷,廣州有千年商都的稱號,而且這些年廣州的發展突飛猛進、充滿機遇,自己所學的知識在廣州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過程中能學以致用,所以來到了廣州。” 陳慧蘭說,在廣州生活各個方面都比較便利,目前工作也比較有挑戰性,她愿意更好地融入內地,也鼓勵更多的港澳青年來內地發展。“在這里深入了解大灣區有非常多非常好的政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港澳企業到大灣區發展。”她這樣說。

香港青年陳慧蘭在南沙區政數局港澳政務服務中心任服務專員。通訊員 穗統宣 供圖

香港青年陳慧蘭在南沙區政數局港澳政務服務中心任服務專員。通訊員 穗統宣 供圖

  廣州市委統戰部有關人士介紹,除了在公務員招考時定向錄取內地高校畢業的港澳優秀應屆生,廣州還正在試點在公職機構招聘港澳籍人才。以南沙新區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管理局為例,2020年,該局吸引4名港澳青年成功入職,成為首批招聘港澳青年的公職機構之一。

  香港青年顧成帥、澳門青年劉延鑫目前都在南沙新區產業園管理局任職。談及為何會選擇在廣州工作,兩人都表示,自身的成長發展應和奔涌向前的時代潮流相契合,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就是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而廣州各方面優秀的環境能讓港澳青年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

  劉延鑫畢業于北京大學,他表示,自己對國家的發展充滿信心,尤其希望發揮自身特長、投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當中,“對比廣州和香港,工作中感覺明顯不同的是,我們這里更強調黨建引領。由此工作的時候更有凝聚力,大家的辦事效率非常高,也很有服務意識。”

澳門青年劉延鑫在南沙新區產業園管理局任職。通訊員 穗統宣 供圖

澳門青年劉延鑫在南沙新區產業園管理局任職。通訊員 穗統宣 供圖

  廣州市南沙區委統戰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南沙自貿片區致力于打造成為廣東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支撐和引領全省新一輪對外開放。按照中央部署,廣東與香港將在南沙自貿片區建立“粵港深度合作區”,在這一過程中,南沙積極吸引優秀的港澳籍青年人才前來工作,出臺了《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鼓勵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政策,不斷吸引港澳人才。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往來于大灣區的各個城市之間,為大灣區的發展與自己的夢想而不懈奮斗,而廣州正日益成為港澳青年融入大灣區的“中轉站”和“雙創”首選地。

  (南方日報、南方+記者 劉冠南 通訊員 穗統宣)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陀区| 阜平县| 兴隆县| 建平县| 色达县| 乐都县| 保德县| 塔河县| 栖霞市| 大理市| 宝兴县| 来安县| 斗六市| 富裕县| 邹平县| 米易县| 武定县| 商水县| 红河县| 铅山县| 双流县| 汕头市| 沁源县| 婺源县| 乌拉特前旗| 福建省| 子洲县| 蓬溪县| 锡林浩特市| 青川县| 富锦市| 达尔| 津市市| 浏阳市| 十堰市| 庄浪县| 嘉定区| 彭阳县| 河池市| 喀喇沁旗|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