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飛架三地,聯通四面八方。隨著《廣東省關于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的管理辦法》《廣東省關于香港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的管理辦法》落地實施,港澳車加速北上,從香港開車到珠海的車程時間縮短至40分鐘,港珠澳大橋也因此成為港澳居民北上的大通道,助力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照進現實。
“實際上‘港車北上’進一步助力形成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過去受兩地牌局限的私家車,可以更加方便地到大灣區自駕游、購物。對于很多在內地創業的香港青年,也非常有利于他們到大灣區去洽談、開會。”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林至穎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
作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同時也是廣東省政協委員,林至穎幾乎每周都要往返香港和廣東之間。據他觀察,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已經成為港人出行游玩的主要目的地,到深圳購物、看牙、車輛保養、打卡網紅餐廳……漸成港人大灣區生活的新風尚。
在港澳車北上的背后,是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之間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相互交織與融通,是大灣區戰略不斷向縱深發展的真實寫照。南都灣財社1月推出“美好灣區·雙向奔赴”策劃報道,本期關注港澳車北上背后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的新變化。
港澳居民加速融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開車從香港口岸到珠海,大概要40分鐘。不僅節省了出行的時間,沿途海景也是一種享受,開車的體驗還是比較好的。”林至穎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
如今港澳居民北上出行,港珠澳大橋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首選。來自拱北海關的數據顯示,“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實施后,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出境的港澳客車數量大幅增加。據統計,2023年經大橋口岸進出境的客車超268萬輛次,年增1.35倍,與2019年相比增加2.45倍,其中港澳單牌車近140萬輛次,占比超過50%。
今年1月1日,拱北海關發公告指出,數據顯示,一年來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通關的澳門單牌車數量持續攀升。“澳車北上”政策落地首月為0.7萬輛次,到第12個月,口岸通關的澳門單牌車已超12萬輛次,單月通關量增加16倍。進出境的澳門單牌車累計數量紀錄加速刷新,7個月即突破50萬輛次,由50萬輛次突破至100萬輛次僅花4個月。
拱北海關的公告還指出,“港車北上”政策2023年7月1日實施后,香港單牌車通關數量也呈現逐月增加,通關第6個月達9.5萬輛次,與首月相比增加近13倍。尤其元旦假期,2023年12月30日、31日兩日,經大橋口岸通行的港澳單牌車超1.7萬輛次,占口岸通關客車總量近七成,成為口岸通行主力軍。
隨著“港澳車北上”政策相繼落地,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進一步聯通,為港澳居民北上消費、游玩提供了更多便利性條件,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
除了已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以及在建的深中通道、深江鐵路通道等硬聯通外,大灣區的軟聯通也提質加速。2023年11月,微信香港錢包WeChat Pay HK攜手羊城通提升港人北上出行體驗,支持香港市民在羊城通微信小程序和APP開通乘車碼時,選擇綁定微信香港錢包以港幣便捷支付。
用戶掃碼搭乘廣州市地鐵包括廣佛線和APM線、公交包括快速公交BRT、水上巴士和有軌電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可用微信香港錢包的港幣零錢、綁定的香港信用卡或銀行賬戶便捷付款,車費以優惠匯率自動兌換為港幣結算。
此外,用戶還可通過羊城通乘車碼搭乘佛山市的地鐵和公交,便捷游覽大灣區景色。大灣區城市是港人北上的重點區域,其中廣佛更為熱門短線旅游目的地,隨著軟硬件的聯通,將進一步助力港澳居民融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
林至穎有著切身的感受,他告訴記者:“我幾乎每周都會去廣東,現在香港跟深圳兩個城市,生活圈越來越貼近。從香港西九龍坐高鐵到廣州南也就一個小時,所以真的是‘一小時生活圈’,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是當天往返廣東和香港。”
在林至穎看來,越來越多的香港人到深圳乃至整個大灣區城市圈深度旅游和購物,正是過去幾年大灣區建設向縱深發展的一個體現。他期望,未來的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能夠有越來越多的24小時通關口岸,高鐵的班次能夠更加頻密,坐高鐵能夠像坐地鐵一樣方便。“我相信這樣的話,大灣區城市圈之間的人流、商流會更加活躍和繁榮。”
“美好灣區·雙向奔赴”催生新業態、帶來新商機
曾幾何時,內地居民去香港觀光、購物是一種潮流,如今港澳居民北上,融入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也成為了一種新風尚。“雙向奔赴”也催生了大灣區在跨城消費、生活方式和經貿往來等方面的新業態。
為方便內地與港澳居民雙向奔赴,24小時跨境快速通關使得港珠澳大橋成為大灣區的物流大動脈。此前部分肉類、蛋奶和蔬果等需要輾轉至深圳,再通關抵達香港,全程花費時間較長。如今,粵西的商戶可以更低的物流成本、更高的時效通過港珠澳大橋將產品銷往香港。
香港海關表示,正與珠海有關部門共同推進“空陸鮮活食品快線”先導計劃,未來將打造一條香港國際機場及港珠澳大橋鮮活產品的綠色通道,配合優化通關程序及檢疫安排,促進產品往來海外及大灣區,實現雙向快速轉運。
深港運輸服務升級,也帶熱了運輸業,帶來了新商機。順豐相關負責人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觀察到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選擇通過內地電商平臺購物或前往深圳購物,這也對商品配送的時效、安全性和送達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針對港人北上的新風潮,順豐也推出了新的物流形式以滿足港人的新需求,主要就包括近期推出的“深港半日達”。該服務主要針對山姆門店,無論是通過電商平臺還是實地購物,即使是當天下單,用戶都可以通過該服務,最快在當天內收到所購的商品。
上述負責人介紹,該服務已于2023年12月24日上線,正處于試運營階段。目前,順豐提供上門派送和網點自取兩種服務方式,覆蓋全港大部分區域。不過,該服務目前暫不包括大嶼山(除東涌外)、馬灣、愉景灣、離島及禁區范圍,但正計劃逐步開通。據觀察,該服務推出后香港市民可以實現線上購物,并將商品直接寄送到香港,無需再自行前往深圳采購,受到許多香港市民的歡迎。
據介紹,順豐還計劃逐步擴展其“大同城半日”的覆蓋能力,在粵港澳大灣區提供更快速可靠的物流網絡和設施,以滿足更多城市之間的經濟往來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香港市場已經成為內地快遞企業重視的重要增量市場。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據,2022年,電子商務銷售額占香港零售業的總銷售額接近10%,按年上升21%,成為電商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
(記者 程洋 嚴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