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和下午,無人機按照預定航線從機庫內騰空而起,自主完成對新洲河水域的巡查。
同一時間,河道漂浮物、大件垃圾等問題被AI實時分析識別并回傳到工作人員的手機終端。
“過去靠人工需要2小時的巡河工作現在只需15分鐘,如此高效的操作正是來自于兩架‘無人機河長’?!?/p>
深圳市福田區福保街道黨工委書記余杰告訴記者,如今,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類似于“無人機河長”AI治理這樣的場景還有很多,借助AI技術實現園區智慧治理已是常態。
就在一天前,11月1日,“2023世界智慧城市大會·中國”決賽開鑼,福田區的“全域治理·河套智慧園區”項目經過層層角逐,在544個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場景驅動倡議大獎”,余杰便在大會上介紹了在全域治理·河套智慧園區建設中的基層實踐,河套合作區在人工智能高效應用的示范做法受到各方點贊。
AI讓城區運轉更聰明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如今已是國家重要戰略平臺,早在兩年前,福田區就提出在河套合作區要以創新思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p>
余杰介紹,福田區以人工智能應用作為重要發力點,推動河套智慧園區的建設,讓城市運轉更聰明、更智慧。
對于為何能獲得世界智慧城市獎項,余杰認為經過三年的磨礪,“全域治理·河套智慧園區”項目實現了賦能深港協同創新;突出了大數據服務園區企業和人才;推動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豐富。
除無人機河長外,福保街道積極探索在市容環衛領域推進智慧應用與工作人員的“人機耦合”機制,引入無人清掃機器人,讓智慧應用成為基層工作人員的“好助手”。
其中,虛擬巡航實時監測,發現保潔問題就實時激活掃地機器人上崗,垃圾滿溢時將自動進行處理,任務完成后自動返航,當遇到無法處置的問題時,它會通過5G專網發送信息,呼叫就近環衛人員幫助處置。
也正因此,智慧賦能市容環衛讓福保街道環境衛生指數測評成績持續領跑全市,在2022年蟬聯深圳市年度第一,居民滿意度指數測評成績屢創新高。
“四智融合”街區做智慧治理先鋒
在城市管理領域,福保街道著力打造街道級“四智融合”智能體,借力智腦、智網、智眼、智體力創數字孿生標桿街道。
“福保智腦”以“福鏡CIM”平臺為基座,融合物聯感知網絡、AI算法和“人、房、法人塊數據”,打造“云端福?!?,讓轄區運行智能可視化。
“福保智眼”綜合匯聚16臺高空鷹眼AR全景監控、355路卡扣監控、230路重點路段監控,實現重點區域視頻監控全覆蓋。
“福保智體”以“物業城市”改革為切口,在市容環衛領域推進智慧應用與工作人員的“人機耦合”機制,讓智慧應用成為基層工作人員的“好助手”。
“福保智網”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智慧園區建設為契機,加速5G UPF切片網絡等新技術落地,支撐新一代物聯感知設施快速組網。
在全域治理·河套智慧園區建設中的基層實踐下,福田正不斷推進智慧街區治理的數字化轉型,為河套合作區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重要引擎、重要極點發揮先鋒作用。
(撰文 徐峰 葉淑萍)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