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下稱《規劃》)有關情況。南都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談及合作區兩地園區的銜接與發展時指出,特區會繼續積極與深圳合作,協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創科高質量發展,將合作區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創新平臺。
陳國基指出,就兩地園區的銜接而言,除了政府層面在聯合專責小組保持緊密溝通外,香港園區公司,即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有限公司的董事局成員亦包括由深圳提名的代表,而香港和深圳園區的公司一直就園區發展、產業鏈安排等密切溝通。這些工作未來會繼續進行。
《規劃》發布后,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曾以“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形容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發展前景。該局在回應南都、N視頻記者提問時指出,合作區香港園區由西至東分兩期發展。第一期的總樓面面積預計可達一千萬平方英尺,當中會有平房式建筑、樓高30多至40層的辦公室及研發大樓、產學研大樓、適合新科技與先進制造的高規格設施等。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香港園區的第一期規劃已初步完成。
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方面還告訴南都記者,為達至創科產業布局發展的目標及加強協同效應,亦參考了內地和海外園區的經驗,香港園區第一期規劃涵蓋不同片區,包括生命健康科技區、產學研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區、新科技先進制造區,以及人才住宿區,并有訪客住所、商業及附屬設施等。
“這既可促進多元創科生態圈的構建,亦可打造具活力及綠色生活的新社區。”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介紹,香港園區首批三棟大樓正全速興建,會于2024年底起逐步落成,提供包括可支援高規格實驗室的大樓和設施以及人才公寓。香港園區第一期余下用地將通過招商引資,借助市場力量提速提量,興建高質量的科研及產業設施。
(記者 翁安琪)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