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空俯瞰,橫琴與澳門、前海與香港,只有盈盈一水之隔。橫琴、前海一直是粵澳、粵港合作的先天福地,進入新時代,更成為承載“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平臺、驅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強勁引擎。
夜幕降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星河璀璨,橫琴、前海猶如“雙子星”般耀眼奪目。
橫琴、前海是習近平總書記一手締造的改革開放典范。總書記高度重視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建設,親自謀劃推動橫琴、前海開發開放。多次親臨橫琴、前海,為當地發展把舵定向、擘畫未來。
曾經蕉林綠野、農莊寥落的橫琴島,如今已成改革開放前沿,道路縱橫、高樓林立,一派欣欣向榮: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0多倍,注冊澳資企業累計超4000家,成為全國澳資企業最密集的區域。
曾經荒野灘涂、人丁稀少的前海,如今勇立改革潮頭,引領風潮、滿眼繁華,處處生機勃發: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645項,在全國復制推廣65項,累計注冊港資企業1.15萬家,成為內地與香港合作力度最大的區域之一。
邁上新征程,新的歷史機遇再度眷顧橫琴、前海。
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開發建設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是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一個多月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發布,標志著兩個合作區建設進入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征程萬里風帆鼓,不待揚鞭自奮蹄!
“升格”后的橫琴,“擴區”后的前海,正在爭分奪秒加快建設,一個多月來,抓住制度創新核心,積極探索三地規則銜接、制度對接,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便捷高效流動。
第一張營業執照、第一張施工許可證、一批橫琴“二線”通道規劃許可證、首批社會保障卡、第一張外資商業保理牌照……自9月17日管理機構揭牌以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已新設立企業435家,其中澳資企業64家,生機勃勃潛力無限!
10月19日,全國首個專為個人投資者設立的金融互聯互通機制——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首批產品開賣。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隨著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試點銀行落地“跨境理財通”首單業務,這里成為大灣區金融機構拓展新業務的首選之地。
十月的南海之濱,秋意正濃,豐收時節也孕育著新希望、新動能。
行走在橫琴、前海,感受著改革、創新、發展的時代脈動,來自粵港澳三地的年輕人,在咖啡館,在實驗室,在創新中心,頭腦風暴、項目路演、科技攻堅,他們的創意在思維碰撞中層出不窮,他們的交流語言也在普通話、粵語與英語中流利切換,這里儼然已經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逐夢的樂園。
伶仃洋上,大橋聳立,風起云涌。橫琴、前海是我國改革開放前沿中的前沿、窗口中的窗口,承擔著改革開放試驗田的歷史重任,肩負著探索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協同發展的時代使命,必將為新時代豐富“一國兩制”實踐、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字 李鳳祥 吳 哲)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