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濱,浪激潮涌。橫琴,一片充滿希望的熱土——從藍圖鋪展到引擎轟鳴,這里有看得見的發展、拼出來的速度,更有觸手可及的活力、憧憬無限的未來,每一天、每一小時、每一秒都在發生新變化。
就在一個月前——9月17日,橫琴碧空如洗,暖風拂面。上午10時許,長隆橫琴灣酒店,人們歡欣鼓舞,滿懷期待。隨著鮮紅的帷幕徐徐拉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正式揭牌。這標志著,粵澳合作開發橫琴進入全面實施、加速推進的新階段。
一段風云激蕩、乘風破浪的新征程在腳下開啟。《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清晰勾勒出合作區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106平方公里的土地,目標打造成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
第一張施工許可證頒發、第一張外資商業保理牌照獲批、首批澳資企業營業執照辦理、首項跨境人民幣賬戶融資業務落地、首筆土地增值稅項1.03億元順利繳庫……“聚光燈”下,合作區管理機構展現出活力高效的新氣象,一個個熱氣騰騰的“橫琴故事”在這里鋪陳,一個個讓人驚嘆的“橫琴速度”在這里誕生。
不待揚鞭自奮蹄。一場場行程緊湊的調研、一次次務實高效的會議,新設立的省委橫琴工委、省政府橫琴辦也第一時間進入“火力全開”模式——
9月18日,省委橫琴工委書記郭永航主持召開省委橫琴工委、省政府橫琴辦第一次聯席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橫琴開發開放、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傳達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正出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揭牌儀式時的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化認識,找準目標定位,奮力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10月8日,郭永航主持召開省委橫琴工委、省政府橫琴辦第二次聯席會議,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意見。
“要始終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心懷‘國之大者’,增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光榮感,全力推動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落到實處。”郭永航強調,要不忘初心、接續奮斗、精誠協作,切實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擘畫藍圖轉化為豐碩成果,奮力開創琴澳一體化發展新局面,為把合作區打造成為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磅礴偉力的重要踐行地作出應有貢獻。
號角聲聲催征人。從加快制定《實施方案》到積極推進《橫琴總體發展規劃(2021-2035年)》修編,從全方位織密織牢疫情防控網到扎實做好“獅子山”“圓規”臺風暴雨防范工作,粵澳雙方堅持“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常商量”,在溝通聯絡、聯席議事、情況通報、工作協同等方面實現同頻共振、同題共答,形成強大工作合力,推進合作區建設各項工作實現良好開局。
“‘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是一個全新設計,沒有先例可循,是嶄新的管理體系。但我們堅信,粵澳攜手努力,可以發揮互補優勢,一起將合作區建設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表示,將不斷優化完善管理體制,為合作區、大灣區乃至全國提供示范,為“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動力,推動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新橫琴,大未來。就在10月15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舉行首場人才招聘會,50家企業進場招聘,提供就業崗位超過350個。“一頭連著內地豐富人才資源,一頭打通產品走向全球的渠道。”琴澳維度創新(廣東)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曾婉雯說,極具創新性、突破性的政策禮包,為“有意愿、有志氣”到橫琴發展的澳門居民、澳門企業帶來極大信心。
吸引越來越多“澳門種子”落地的背后,是一張通往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宏大藍圖——
橫琴環島西路,一棟總建筑面積約3.8萬平方米的大樓正拔地而起——這里是橫琴先進智能計算平臺三期項目建設現場。未來,這個“超級大腦”將助力粵澳打造先進智能產業生態圈。
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啟動建設,全球頂尖科創項目入庫澳門大學-華發聯合實驗室,“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能與氫能金屬材料分實驗室”和“氫燃機橫琴研發中心”兩大國家級平臺同步落地……一批重大創新載體正在橫琴拔地而起。
新近印發的《廣東省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推動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成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支點。“在橫琴,我們將攜手港澳聚焦發展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廣東省科技廳廳長龔國平表示。
這是一條星火燎原的“創新鏈”,也是一條加速發展的“快車道”。
9月17日14時,嶄新亮相的合作區商事服務局綜合服務中心迎來首批澳門投資者。“001號!”廣東橫琴澳匯國際會展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盧德忠順利領到了營業執照,從申請、遞交資料到領取證照只花了3個小時。
牢牢把握“一條主線”“四個戰略定位”“四項主要任務”,是引領橫琴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所在——
《總體方案》發布一個多月來,合作區新設企業逾520家,注冊資本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其中,新設澳資企業近100家,注冊資本達13億元人民幣。
一個多月來,首都師范大學橫琴子期實驗幼兒園等學校迎來開學,小橫琴社區衛生服務站投入試運營,橫琴醫院安排人員免費為轄區居民開展康復理療等服務,2500人次長者享受社區長者飯堂服務。
一個多月來,橫琴稅務部門力推“非接觸式”辦稅率達99.4%,累計線上辦理業務逾4.7萬宗。“服務走心,企業省心!”通過V-Tax遠程可視化自助辦稅平臺成功辦理跨境納稅業務,東西匯(橫琴)發展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歐陽圓圓連連點贊。
跨境金融、跨境執業、跨境就醫、跨境辦公、跨境就學、跨境通勤……從“蹄疾步穩”到“加速快跑”,橫琴改革創新熱浪滾滾。
“一方面,合作區有助于推進大灣區制度創新和產業升級,有效集聚高端資源,提升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合作區將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充分彰顯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張振剛說。
勇擔使命,開拓創新。從頂層謀劃、制度設計到機構組建、任務推進,一個改革力度更大、開放程度更高、融合速度更快的“新橫琴”已經“熱啟動”。
來日方長,未來可期。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員進出高度便利,特色產業加快發展,重點領域深化改革,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高效運轉,琴澳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粵澳兩地必將牢記囑托、堅守初心,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推進橫琴開發開放,奮力書寫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
(記者 鐘夏 通訊員 黃昆震)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