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天高,橫琴生輝,前海潮涌。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先后公布,為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擘畫美好藍圖,賦予廣東新的重大機遇、重大使命,推動橫琴、前海開發開放邁上“快車道”。
橫琴、前海是習近平總書記一手締造的改革開放典范。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先后三次來到橫琴、三次來到前海考察工作,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從橫琴、前海的規劃定位、開發到合作區建設,從一張白紙、一片荒野到灣區新城、核心引擎,每一步都傾注了總書記的深情關懷和殷切期望,體現了總書記對粵港澳一以貫之的關心和支持,蘊含著總書記對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深遠戰略考量。《橫琴方案》《前海方案》發布兩年來,廣東舉全省之力推進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釋放出巨大的改革利好、發展利好與民生利好,引領橫琴、前海開發開放不斷換擋提速,努力把總書記的戰略擘畫變成生動實踐,為新時代“春天的故事”不斷增添精彩篇章。
橫琴地處珠海南端,與澳門一水一橋之隔,具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橫琴新區的初心就是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兩年來,橫琴合作區建設始終聚焦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條主線,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重點項目加快推進,重大政策密集落地,上下齊心、左右協同,加速推動粵澳深度合作。看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中醫藥、現代金融、文旅會展商貿等產業加快落子布局、開枝散葉,“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琴澳產業聯動發展模式,吸引越來越多的海內外企業投資橫琴,截至目前,橫琴合作區已有澳資企業超過5700戶,相比合作區掛牌前增長了23.98%。看民生,深度對接澳門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橫琴圍繞澳門居民所需所想細致謀劃,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建筑、旅游、醫療等領域的澳門專業人士跨境執業,澳門牌照私家車可在合作區內通行,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不斷完善。
前海與香港隔水相望,是“特區中的特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前海“精耕細作,精雕細琢,一年一個樣,一張白紙,從零開始,畫出最美最好的圖畫”。兩年來,前海合作區始終堅持“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牢牢抓住“擴區”和“改革開放”兩項重點工作,不斷釋放擴區動能,提升開放能級,推進深港合作重大平臺建設,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服務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率先試點“兩個15%”稅收體制改革,為香港企業量身定做一批模塊化建筑群,面向香港企業出讓不少于1/3的土地,實現香港稅務、建筑、規劃、導游等18類專業人士通過執業登記(備案)即可在前海執業,建立健全聯通港澳、接軌國際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截至目前,前海已有600多名港澳專業人士完成跨境執業登記或備案,在前海就業的香港人口超過7500人,注冊港資企業近萬家,深港青年夢工場孵化香港創業團隊480余家,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持續彰顯。
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分列粵港澳大灣區一西一東兩個極點,既是大灣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粵港澳合作的試驗田,也是為深化改革開放、體制機制創新探路的排頭兵。當下,兩個合作區發展勢頭正盛、政策紅利正足、投資環境正優、創新氛圍正濃,是極具潛力的投資沃土和干事創業的熱土,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資本、人才涌入。發展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是全省的大事,新起點上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堅守“一國”之本、用好“兩制”之利,持續推進粵港澳三地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扎實推進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建設,充分激活合作區建設以“點”帶“面”的引領效應、示范效應,凝聚更廣泛力量、激發更大潛能,推動改革銜接、開放協同、發展聯動,牽引全省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橫琴奏佳音,前海逐浪高!快速成長中的橫琴、前海,一年一個樣,未來可期。深刻體悟總書記的宏偉擘畫,準確把握黨中央的戰略意圖,秉持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橫琴、前海必將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跑出加速度、作出新貢獻。
(撰文 丁建庭)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