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9月5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稱“橫琴方案”)公布,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勾勒藍圖。在橫琴方案明確的合作區發展“四大任務”中,其中之一是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如今,橫琴方案印發即將一周年,聚焦橫琴合作區經濟發展近況,即日起,南方日報、南方+推出“新產業·大未來”系列觀察文章,敬請垂注。
“為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分擔五成風險分攤”“投入3億元資助第三屆科創大賽優勝團隊”“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促消費”……
8月22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貫徹落實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下稱“穩經濟30條”)發布,一口氣出臺五大方面、30條舉措,以期通過政策“組合拳”穩住當前經濟,保民生、促發展。去年9月5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公布,明確要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并規劃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和現代金融等四大產業。如今,橫琴方案印發即將滿一周年,合作區開局首年,經濟走向如何?四大產業進展如何?
一年來,合作區也交出了一份經濟發展的考卷。四大產業中,有產業異軍突起,有產業遇挫受阻,也有新生力量破土而出。在合作區新產業的謀篇布局中,新的機遇正在孕育。
主力
現代金融 半壁江山
近日,廣東省政府發布“2021年度廣東自貿試驗區最佳制度創新案例”,工商銀行“工銀琴澳通”上榜,獲得廣東自貿區15個案例中唯一的“金融行業創新案例”。
現代金融業是橫琴方案明確合作區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之一。自橫琴開發建設以來,歷經十余年的累積,橫琴金融產業有了一定基礎。日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統計局發布的上半年經濟運行簡況中,金融業的表現十分突出,成為合作區產業行進中的一支主力軍。
數據顯示,經核算,今年上半年,合作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3.93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金融業是發展主力,增加值為82.17億元,同比增長11%,占GDP比重近四成。金融業稅收近75億元,也占合作區稅收總額的近四成。
在幾天前公布的“穩經濟30條”中,第一項便是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力度。其中提到,鼓勵融資擔保機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增信支持力度。疫情期間獲得新增融資擔保支持的中小微企業,最高可獲得融資擔保費用50%的補貼。對“首貸戶”予以貸款貼息補助,最高貼息可達實際利率的60%。
而落到金融產業本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金融發展局此前已落地兩個金融專項政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支持企業赴澳門發行公司債券專項扶持辦法(暫行)》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外商投資股權投資類企業試點辦法(暫行)》,后者又稱QFLP試點。
該試點早在幾年前已在橫琴落子,并于2019年11月開業了第一家試點企業。合作區成立后,上述暫行辦法實施。今年3月,辦法出臺后的首只基金產品獲批,由智路資本與澳門投資者聯合發起,這也是合作區成立后第一只投向區高科技半導體項目的澳資QFLP基金。截至8月24日,合作區共有29家QFLP試點企業,其中澳資企業12家。
一方面,QFLP將境外資金引進來,另一方面,QDLP(注:境內有限合伙人境外投資試點)將境內資金投出去。就在7月,由瑞元資本發起設立的合作區第二只QDLP基金獲批。這一試點的開展,為境內投資者海外投資及跨境財富管理開辟了新通道。
“當前,合作區緊緊圍繞‘一條’主線、‘四新’戰略定位、‘四新’重點任務,聯動澳門發展債券市場、財富管理、融資租賃、綠色金融等現代金融產業,不斷推動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合作區執委會金融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將加快推進關于支持金融產業發展、中小微企業發展、企業上市掛牌等政策出臺,推動琴澳兩地現代金融產業多元發展。”
前行
“芯”火點燃 醫藥崛起
橫琴方案提到,要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在橫琴近年的發展布局中,這一產業開始呈現一定的聚集效應。
在科研與高端制造領域,橫琴當前的主導產業主要有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
在合作區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有其獨特的優勢:一方面,澳門擁有國內最高水平的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及對外窗口。另一方面,橫琴擁有產業基礎、空間和政策優勢。上月底,合作區印發了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從支持企業發展、人才引進、平臺建設、粵澳協同創新等四個方面,給出具體扶持措施,推動集成電路產業躍升。
“新政策考慮到了產業發展的方方面面,幾乎覆蓋全產業鏈?!卑拈T大學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代主任麥沛然對前景十分看好。近年來,橫琴已集聚了芯耀輝科技、集創北方、極海半導體等一批集成電路優質企業。
合作區生物醫藥的集聚,主要集中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和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近些年,這兩個園區落地了不少生物醫藥前沿領域的研發或先進制造企業。如用多肽芯片自動化檢測蛋白質分子相互作用的碳云智能、運用人工智能進行腫瘤液態活檢的圣美生物、致力于干細胞藥物自主研發的愛姆斯坦等等,一批富含澳門元素與科技力量的藥企,正在逐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這其中,也包含研發與轉化都在加速的中醫藥。此前,澳門澳邦藥廠有限公司與橫琴的園區合作,在澳門首次研發生產中藥納米乳凝膠制劑,并正式投產。6月,國家中藥現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疾病易感性及中藥研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同步在橫琴成立分中心,以期打造澳門中藥創新發展新示范。
“穩經濟30條”提出,要培育新興產業發展,包括謀劃引進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產業項目。還特別提到,要培育發展元宇宙等下一代互聯網新業態。7月26日,合作區推動元宇宙產業發展專班揭牌成立,正是一個開端。
在合作區的產業版圖中,還在謀劃布局無人駕駛汽車,加強在機器人、人工智能、感應器、車聯網等多領域的技術應用?!跋M苿訃鴥韧庖涣骷夹g和團隊的科創項目向合作區聚集。”合作區執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出招
一手紓困 一手提效
長期以來,文旅產業是橫琴的一張名片。以長隆海洋王國為代表的王牌項目,與星樂度、麗新創新方等后起之秀相互輝映,串珠成鏈撐起了橫琴國際休閑旅游的美名。2020年以來,疫情讓原本如火如荼的文旅產業遭受沖擊。合作區成立后,文旅會展商貿產業依舊是橫琴的主要產業之一。
基于此,合作區也推出了相關舉措?!胺€經濟30條”提到,將安排2000萬專項資金,發售橫琴旅游產品及餐飲消費券,邀請符合條件的澳門居民參與活動,帶動合作區旅游經濟復蘇。
8月23日,澳門·橫琴旅游業務合作會在橫琴召開。會上,澳門酒店旅業商會和橫琴旅游協會簽訂了旅游業務合作框架協議,將加強兩地旅游合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符永革表示:“合作區將通過系列配套政策、扶持舉措,促進琴澳文旅產業協同發展?!卑拈T立法會議員、澳門酒店旅業商會會長張健中則稱:“未來將通過琴澳兩地旅游產品的聯動,品牌形象、產品宣傳以及旅游目的地建設的統一,推動兩地旅游業務取得更多實質性的合作成果?!?/p>
事實上,在疫情沖擊下,不少企業面臨著多方面的難題。“穩經濟30條”給出了一系列紓困措施,包括降低合作區產業辦公場地租金成本,相關產業辦公場地租金補貼時間由3年延長至5年;對在合作區內實體運營的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給予相應的商業用電、用水、用冷費用補貼:減輕防疫成本,對相關零售、餐飲企業等,補貼一定的防疫物資、消殺服務等支出。
一面紓困,一面提效?!胺€經濟30條”還提到優化多項審批程序,值得一提的是,即將推行的產業項目審批開工前“零收費”,支持產業項目拿地即開工,符合條件的項目,可先行核發產業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今年4月,澳門法律專業企業MDME有限公司合伙人Tiago Vilhena先生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澳門辦事處”內,使用自助發照設備現場打印并領取了企業營業執照。這意味著,澳門企業家“足不出境”就可將公司開在合作區。
“合作區商事登記跨境通辦機制的建立,將對提升合作區營商環境吸引力,助推粵澳深化產業協同、科技創新、人才交流、招商引資等領域合作發揮重要作用?!焙献鲄^執委會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繼續不斷推動與澳門趨同的營商環境,構建與澳門一體化高水平開放的新體系,在經濟管理、營商環境、市場監管等重點領域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合作區大事記
2021年
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
9月17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正式揭牌,合作區建設進入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10月22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廣州舉行,審議通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工作規則(試行)》,任命管委會秘書長和執委會領導班子成員。
12月6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7個“二線”海關監管作業場所正式動工,推動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硬件基礎建設。
同日,合作區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暨民生項目揭牌儀式舉行。以科技研發與高端制造產業項目為主的12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4個民生機構揭牌啟用。
2022年
2月24日,“琴澳醫療衛生培訓基地”開班,培訓基地首期培訓班學員共計35名,其中21名為澳門醫師。
3月28日,《降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企業綜合成本的十條措施》印發,這是合作區成立以來,首份以執委會名義發布的綜合性政策文件。
5月31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統計局與珠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關于“共享數據 共促發展”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橫琴順利舉行,對合作區的常態化評估尤其是民生深度融合指標具有重大意義。
6月16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舉辦新聞發布會,就貫徹落實《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雙15%”稅收政策)作內容解讀。
7月26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推動元宇宙產業發展專班揭牌成立,將打造元宇宙技術創新和產品應用的超級試驗場,并逐步打造元宇宙產業發展新高地。
7月27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促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措施》正式公布,這是合作區成立以來瞄準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出的首個專項扶持措施。
8月22日起,全面放開澳門非營運小客車(9座及9座以下)入出合作區配額,取消當前1萬個配額總量限制。
(記者 梁涵 見習記者 黃天儒)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