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廣大產業升級的關鍵要素,深圳和前海應打造科技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加速推動深港創新走廊建設。”灣區TALK-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交流會人工智能專場沙龍日前在前海嘉里中心舉行,打造大灣區杰出青年企業家精準、專業的交流互動對接平臺,為產業賦能和推動數字大灣區發展。
2022年,前海實際使用港資56.08億港元,占深圳的55.2%,港資企業近萬家。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已啟用北區、中區,創業空間由4.7萬平方米拓展至13.9萬平方米,累計孵化香港創業團隊378家,累計融資額超29億元。
“目前,前海全力推進‘前海全球服務商’計劃和‘六大集聚區’建設,已形成所得稅優惠、通用、專項和集聚區等政策體系。而前海科技創新整合深港比較優勢,支持香港科技發展,促進深港澳創新要素跨境融通,推動港深科技創新融合發展。”前海管理局科技創新處相關負責人說。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前海已有外資科技企業3219家,IBM、西門子、商湯科技、衛盈聯等知名外資科技企業投資前海,跨國企業布局、行業龍頭引領、獨角獸及瞪羚企業加速成長的產業生態初步形成。其中,不少都在從事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發和開發。
“人工智能是當今世界最具創新性和影響力的技術之一,正在改變著各行各業的運作方式。過去10年,該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從學術研究走向商業化應用,從感知、理解到決策、創造,從單一領域到跨界融合,展現出了無限的可能性。”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秘書長王壽群說。
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陳定定也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怎樣利用好包括人工智能產業等創新領域及區域經濟發展窗口期至關重要。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動能是科技創新、人工智能,大灣區杰出企業家應連接彼此發揮各自的動能,在大灣區做好AI賦能軟硬連接。”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代表、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BO譚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