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率特區政府及立法會聯合訪問團參訪大灣區四市
21日至24日,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政府及立法會聯合訪問團參訪粵港澳大灣區四市,四天連訪深圳、佛山、東莞、廣州的科創企業、高端制造業、生態環保和文創產業等。這是香港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后本屆特區政府和立法會的首次聯合參訪,也是今年內地與香港全面恢復通關后,香港到訪大灣區內地城市最大規模的政務訪問。
高新科技、智能制造成關注主題
連日來,李家超率包括80多位立法會議員在內的百人聯合訪問團,馬不停蹄參訪深圳的比亞迪、騰訊、大疆、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東莞的華為松山湖小鎮,佛山的博智林、庫卡兩家機器人制造企業等,高新科技與智能制造產業是訪問團此行高度關注的領域。
在比亞迪總部,訪問團參觀了比亞迪研發的“刀片電池”刺針防爆炸測試、DM-P技術平臺及運輸系統模型、電動車設計等。李家超還試乘了比亞迪自主研發的軌道交通運輸系統“云巴”,他表示“感覺像空中版的輕軌”,希望此次參觀能協助其團隊在建設香港綠色智能集體運輸系統政策措施上有更多新思路。
在佛山的兩家機器人制造企業,新型建筑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機器人餐廳”里的美食機器人、已完成1000例腦部手術的醫療機器人……令人眼花繚亂的高端制造業技術,讓參觀的議員們大為驚嘆。
引起訪問團關注的,還有本月18日剛剛啟用的“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預計首期項目將在2025年建成。該項目將以創新的聯運模式為大灣區國際貨物提供無縫便捷的國際空運網絡,加強香港機場在大灣區物流鏈的關鍵角色。
勉勵創業港青把握機遇灣區追夢
22日,訪問團到訪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李家超帶隊參觀了香港青年創業者的創業項目并作互動交流。李家超勉勵更多香港青年緊握機遇,走出香港勇敢追夢。他表示特區政府將繼續實施“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體驗資助計劃”,支持有志創業的青年到大灣區其他城市發展。
港籍青年企業家余廣滔從2019年開始在香港創業,2020年來到深圳前海青年夢工場“逐夢”,他的團隊研發的昆蟲蛋白生物轉化系統解決方案,既能解決城市廚余有機廢棄物處理,又能彌補飼料行業動物蛋白原料國產化的空白,其技術項目已獲得香港科技大學2000萬元的戰略投資。
大灣區各城市可以一起共贏
參觀訪問期間,李家超會見隨團媒體時多次談及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關系。提及香港與深圳,他認為香港和深圳是兄弟城市,不僅有兄弟情,還有“兄弟貌”:第一,深圳和香港都具有融合性、包容性;第二,都在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第三,深港都是圓夢的地方。“現在有了大灣區,香港可以圓夢的地方更大了。”李家超說。
在李家超看來,大灣區每個城市都各有優勢,有的城市跑得快,有的城市跑得遠,大家合作以后就可以又快又遠,實現共贏的目標。他說:“像佛山有完善的制造鏈,而香港有基礎科研和國際人才的優勢,大灣區各內地城市和香港有很多合作空間,在科研產品的轉化上,大灣區各城市可以一起做。”
24日,訪問團在廣州繼續訪問后,結束行程返港。
(記者 王漫琪 曾瀟)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