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前海,風起潮涌。媽灣智慧港口自動駕駛拖車來回穿梭,接續裝載輸送貨物;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南區項目工地塔吊林立,樁基工程已提前完工;前海嘉里中心、前海弘毅大廈等高檔寫字樓一片暖意,普華永道、安永等國際機構入駐……
物流“跑”起來,建設“熱”起來,生產“忙”起來,人氣“旺”起來。4月27日,正值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掛牌8周年,作為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平臺,前海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積極在深港合作、貿易、投資、金融、營商環境等各個領域先行先試,不斷豐富拓展“前海模式”。8年來,這里海關備案企業數量突破1萬家,外貿進出口總值年均增長23%,前海綜合保稅區進出口額突破2300億元。2023年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進出口642.8億元,書寫新時代改革創新試驗平臺新篇章,加快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國際化發展新高地。
更創新,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平臺
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為大灣區賦予了新的定位:使之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全球視野、國家戰略、廣東大局、前海擔當。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前海在新征程中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也為縱深推進平臺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
深港酒類只需“兩地一檢”、港人憑證明入境時可帶特定藥物、科研用生物物質通關給予“優先”……最近,從事跨境貿易的企業,以及往返深港兩地的港人明顯感覺到,深港間要素的流動越來越便利。
這是自去年《海關總署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前海的“18條”措施以來,前海按下多項措施落地“加速鍵”,積極推動深港跨境貿易監管規則對接。
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貨物一鏈登機出海。打造全國首創進口商品“1+4全球溯源核放”、全球中心倉、MCC前海、國際海運中轉分撥集拼中心等新物流模式,推動大灣區組合港“多港如一港”,開通25條組合港線路,試點深港“一次檢測、一次認證、一體通行”,賦予前海促進進出口、服務產業、提升消費示范引領作用。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入選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成為重要的制度創新策源地。
目光堅定,步履不停。《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賦予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臺,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765項,在全國復制推廣76項,制度創新指數位居全國自貿區前列。
一粒良種,孕育春天希望;一株新苗,長成參天大樹。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實現跨越式發展,外貿進出口總值由2015年的712億元升至2022年的3046億元,年均增長23%。2022年,實際使用外資55.8億美元,增長3.3%,占深圳市一半以上,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更緊密,港人港企內地發展“第一站”
“90后”香港青年郭瑋強,這幾天忙得幾乎腳不沾地。接待“粵港澳大灣區校友會”校友、開設講座分享宣講、參加市集展示創業成果……忙碌而充實的創業生活,是他在前海潛心發展7年的日常注腳。
“前海支持港青創業的政策力度大、優惠足,乘著前海政策東風,我創辦的企業獲得50多項知識產權及專利,完成三輪融資,已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深港澳科創百強企業。”實實在在的創業感受和發展成果,讓郭瑋強充滿自信。
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規則標準“軟聯通”,深港人民“心聯通”,前海始終走在前列。
“前海港澳e站通”在港澳設立,為港澳投資者免費提供238項政務服務;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醫院開辦港澳居民服務中心,獲批“港澳藥械通”試點;前海往返香港跨境巴士正式營運,便利深港人員來往。如今,18類港澳專業人士備案即可執業,超500名港澳專業人士完成跨境執業登記或備案,在前海港資企業工作的香港居民超過7500人。
打卡前海石公園,登上灣區之光摩天輪……今年2月,隨著深港陸路口岸全面恢復通關,香港導游溫國煒帶領首個港澳入境游團隊抵達前海,這是他在取得前海合作區港澳導游執業證后的首次跨境執業帶團。“客人們點贊前海美景,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希望帶更多香港游客來前海走走看看,共享前海發展紅利。”溫國煒表示。
在前海獲得執業資格的香港稅務師鄭康祥談起在前海發展感受,細數入駐前海后的政策利好。“企業所得稅率從25%降到15%,港籍和境外人才的個稅也是按15%征收,港資企業比照內企上浮20%享受專項產業扶持,這對我們將來在前海發展提供很大幫助。”
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數據顯示,2022年,前海實際使用港資56.1億美元,增長3.4%,擁有港資企業近萬家。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孵化香港創業團隊416家,成為港人港企內地發展“第一站”。
更開放,從前海打開走向世界的窗口
圖景時時新。自《關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意見》發布以來,全國首家“雙牌照”銀行、大灣區首家外商獨資基金銷售公司等落戶;前海率先打通跨境雙向發債,率先實現跨境雙向股權投資,跨境金融創新從“六個跨境”向“N個跨境”持續深化。當前,前海自由貿易賬戶跨境收支已突破4000億元。
奮發向未來。普華永道前海創智中心總部進駐弘毅大廈,安永大灣區卓越服務中心在前海嘉里中心啟動。“更多的國際金融客戶扎根前海,更新的專項扶持政策不斷推出,前海發展空間更廣,營商環境更優,吸引力更大。”安永華南區主管合伙人黃寅表示。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前海法治這塊金字招牌,格外吸睛。
作為全省唯一的中外聯營律師事務所試點,全國14家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7家設立在前海。前海法院成為全國適用香港法裁判案件最多的基層法院。深圳國際仲裁院受理案件總爭議金額人民幣1272億元,躍居亞洲第一、全球前三。
開放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前海堅持“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活力涌動。
深港國際風投創投集聚區、天然氣貿易集聚區、融資租賃集聚區、跨境電商集聚區、涉稅服務業集聚區、高端智庫集聚區……前海向“全球服務商”發出重磅邀請,每年提供產業扶持資金不少于10億元,產業空間不少于20萬平方米。2022年,前海新落地30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總投資額497億元,現有存續外資企業1.1萬家,日益成為國際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地”。
從春天出發,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在這里形成,“全國首個”“全國率先”“全國第一”改革探索在這里亮相,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在這里聚集,前海正全力打造深港對接更密、制度創新更廣、開放層次更高、輻射作用更強的改革開放新高地,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示范者和引領者。
(記者 吳徐美 實習生 胡清文)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