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深圳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暨2023年首批重大項目開工儀式舉行。前海在前海深港創新產業園項目現場開設分會場活動,并在活動當天新開工一批重大項目。
2022年,前海地區生產總值預計超過1850億元、增長5%左右。2023年,前海將堅決貫徹落實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埋頭苦干、奮勇前進,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引擎。1月29日,前海有8個重大項目新開工,涵蓋產業園區、交通市政和公共空間等方面,為高質量發展再注澎湃動能。
前海深港創新產業園項目
前海深港創新產業園項目總投資73.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8億元,用地面積6.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6萬平方米,規定建筑面積約33.8萬平方米,地上38 層、地下2層,主要建設內容包括研發辦公、配套宿舍、公共配套等。
前海深港創新產業園項目建成后,將為前海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20.3萬平方米的優質產業空間,其中60%的產業空間、12.1萬平方米專門用于引進港資機構,將努力打造成為深港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平臺和示范基地。
前海深港創新產業園項目效果圖。圖片來源:前海管理局
中集前海09-05-08地塊項目
該項目位于前灣片區,用地面積0.4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4.6萬平方米,包括地上21層、地下3層,計劃于2027年投入使用。
項目建成后,將與周邊其他地塊的6 座塔樓交相輝映,形成集總部辦公、創意辦公、國際商業、公寓配套、生態園林于一體的產城融合綜合體,打造成為前海“產城融合”典范項目。
項目效果圖。圖片來源:前海管理局
前海綜保區十八單元綜合提升工程
該項目是對前海綜合保稅區內的6條道路及景觀綠化進行改造提升,新建行政卡口、自行車雨棚、停車場,同時對現有卡口設備進行升級改造,計劃在2024年6月完工。
據悉,項目實施后將有效提高園區查驗車輛入場效率,減少交通擁堵外溢,提高行政車輛入場便利性,提升園區內部道路質量和車輛、人員交通效率,改善園區整體空間品質。
前海鐵路公園一期
前海鐵路公園一期項目是“大南山-前海灣”山海通廊的重要節點,用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9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內容為半下沉式公交首末站、公共空間、地下公共停車場、配套設備用房、室外景觀綠化等,計劃于2025年6月完工。
據了解,項目位于平南鐵路舊址,將積極挖掘自然資源和人文特色,采用前海特有的立體開發模式,營造一個凸顯平南鐵路舊址文化內涵、前海城市特質的人文公共空間和藝術走廊。其中,地面打造為城市景觀公園,地下通過立體復合開發,建設320個車位的公共停車場及前海第一個半地下公交首末站。項目實施后將提升前海媽灣片區的城市景觀,完善城市配套。
臨海雙界河橋
臨海雙界河橋項目位于臨海大道,橫跨雙界河,呈南北走向,全長約222米(含連接道路),雙向六車道,設計行車速度50公里/小時,橋梁長約128米,寬51.5~52.5米,為柔性吊索梁拱組合體系鋼橋,計劃在2025年12月完工。
據悉,該項目既是城市路網的節點工程,又是聯系前海三灣片區與寶中片區的重要通道,對提升兩片區交通聯系效率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將是雙界河上的地標性建筑。項目在設計階段已綜合考慮交通、景觀、防洪、生態休閑等功能,將橋梁功能與形式完美結合,與周邊建筑共同構成前海城市濱海天際線。
臨海雙界河橋項目效果圖。圖片來源:前海管理局
赤灣地鐵站周邊道路工程
該項目位于蛇口赤灣地鐵站周邊,將新建5條城市支路,道路總長約1084米,設計行車速度均為20公里/小時,紅線寬度13~20.5米。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道路、交通、給排水、電氣、燃氣及景觀綠化等工程,計劃在2023年12月完工。
據介紹,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改善周邊地塊居住、辦公人群出行條件,提升赤灣地鐵站周邊交通微循環,打造高品質街區景觀環境。
前海智能公交站臺工程(二期)
前海智能公交站臺工程(二期)項目是在臨海大道、聽海大道、夢海大道、怡海大道、桂灣一路等道路上新建67座集公交電子站牌、信息交互屏、預報站屏、視頻監控功能于一體的智能公交站臺。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智慧公交站臺、管理平臺、電氣、拆除及恢復、交通疏解等工程,計劃于2024年6月完工。
項目建成后,將全面完善桂灣、前灣片區公共交通站點系統,提升前海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的功能和品質,為片區人群出行提供便捷、舒適的公共交通體驗。
前海合作區濱海休閑帶一期陸域形成及軟基處理工程(I 區)
項目位于前灣片區八單元西側海域,起于招商填海區域,終點位于沿江高速南側約60米處,在現有海域進行圍海造地,形成外海堤及陸域場地,并進行軟基處理,使場地達到一定的地基承載力,以滿足后續開發建設需求。填海區域約3.09萬平方米,設計使用年限100年,計劃于2024年9月完工。
據悉,項目通過填海圍堤,將有效擴展城市發展空間,保障城市防汛安全,支撐前海灣濱海休閑帶建設,為后續該區域打造集生態、景觀、文化于一體的高品質濱海公共活動帶奠定空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