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前海開發開放,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改革開放重大舉措。
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后首次離京考察,第一站就到前海,發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號召。2021年9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下稱《前海方案》)公開發布,為前海的建設勾勒出新的藍圖。
《前海方案》發布一年以來,前海在推動科技創新、跨境執業、法治建設、人才發展、青年交流等深港合作重點領域一系列舉措相繼落地,改革成效持續顯現。數據顯示,2021年,前海地區已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55.67億元、同比增長10.5%;新推出制度創新成果75項,累計685項,新增全國復制推廣7項,累計65項。2022年上半年,前海地區實現生產總值821.1億元,同比增長2.6%,持續保持生機勃勃的發展態勢。
俯瞰前海全貌。圖片來源:深圳市前海管理局
發力制度創新 為深化改革注入新活力
創新,是前海最鮮明的底色。前海不僅成長為深圳重要的經濟增長極,也成為名副其實的制度創新策源地。
用政策創新賦能產業,前海推動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一年來,前海密集出臺了促進產業集聚辦公用房資金補貼、產業扶持用房、專業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多方面“加碼”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聯動前海樞紐港、深港組合港、灣區港口群、國際港口鏈建設國際貿易組合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5G智慧港口——媽灣智慧港也已于去年11月開港運營。
用政策創新破題改革,前海進一步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方面,今年8月,《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支持科技創新實施辦法(試行)》正式發布,破題深港澳創新要素跨境融通,在跨境孵化、港澳科研成果跨境轉化、創投資本集聚、國際人才交流、培育深港澳科技合作創新生態等方面建立起配套措施。
用政策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前海高標準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近年來,陸續推出了多項投資便利化改革措施。比如,前海在全國率先實現商事登記與商務備案的外商投資“一口受理”;全國率先推出“深港通注冊易”“深澳通注冊易”服務,設立開辦企業便利化專區,實現企業開辦一個工作日內全部辦結;建設“前海港澳e站通”,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商事登記服務。
前海深港基金小鎮。圖片來源:深圳市前海管理局
著眼產業發展為對外開放增添新動力
前海強大吸引力的背后,是加大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的魅力。
“建立健全聯通港澳、接軌國際的現代服務業發展體制機制。”“推進與港澳跨境政務服務便利化,研究加強在交通、通信、信息、支付等領域與港澳標準和規則銜接。”《前海方案》為前海進一步對外開放增添了強大動力。
在深化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方面,今年7月,前海管理局與香港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創新創業、技術轉化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加快前海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和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方面,不斷構建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助推前海實現高質量發展。
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方面,去年11月,作為落實《前海方案》的重要舉措,《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支持金融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臺,為“加快建設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支持香港金融業拓展內地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給予了獨特的政策支持。在政策加持下,前海建設成為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先行先試、改革創新領跑者,啟動不到一年的前海深港國際金融城,則已簽約入駐包括大新銀行在內的200家金融機構,港資和外資占比約30%。今年7月,全國首家獲批籌建的“雙牌照”境外銀行也正式落戶前海。
在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方面,今年1月,高標準建設的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正式啟用,未來將建設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規則銜接。現已集聚司法、仲裁、調解、法律服務、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組織等122家法治機構。今年5月,《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關于支持前海深港國際法務區高端法律服務業集聚的實施辦法(試行)》正式出臺,加快促進高端法律服務業在前海合作區集聚發展。
此外,前海正在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作為國家級區域戰略平臺,發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粵港澳研究基地是《前海方案》賦予“大前海”的新使命。今年5月,前海出臺《深圳市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關于支持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發展的暫行辦法》,從“落戶、發展、招才引智”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對符合條件的智庫機構,落戶即予以300萬元業務經費扶持。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北區開園。圖片來源:深圳市前海管理局
講好“雙城故事” 為深港合作凝聚新合力
毗鄰香港,前海深化改革開放的優勢顯著,也肩負起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的歷史使命。
《前海方案》發布以來,前海始終堅持高標準高水平推進與香港的緊密合作,努力打造深港“雙城經濟”,講好“雙城故事”。
數據顯示,2022年1-6月,前海實際使用港資33.22億美元,同比增長23.6%,占實際使用外資比重94.0%,前海已成為內地與香港關聯度最高、合作最緊密的區域之一。
今年6月27日,前海正式發布惠港“九件實事”,涉及住房、就業、創業、平臺、金融,科創、落戶、服務、民生九個方面,增強“港人” 歸屬感,“港企”獲得感,“港機構”參與感,深化深港合作,攜手共創未來。
前海是“全國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粵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區、深港人才特區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一直高度重視人才發展,前海也已成為不折不扣的港澳青年內地創業“第一站”。
前海陸續推出400套人才住房面向香港人才配租,“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計劃”累計提供4104個工作崗位面向港澳青年。
7月21日,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北區開園,夢工場系列產業空間擴展至13.9萬平方米,助力前海港澳青年夢想騰飛。目前,夢工場北區已引進香港亞諦加速器、香港大學-前海智慧交通研究院、大灣區3C智能制造轉換基地等5個港資孵化機構和21家企業,其中13家為港企。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系列產業空間已累計孵化創業團隊607家,其中香港團隊335家。
從一片灘涂變成創業創新沃土,從一灣淺水變成改革開放高地,《前海方案》擘畫出的壯美圖畫,正在前海的土地上加速實現。
統籌 門麗麗 李美儀
記者 謝偉東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