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備受關注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北區正式開園,前海夢工場系列產業空間由4.7萬平方米擴展至13.9萬平方米,港澳青年“創夢”空間擴展至3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視頻致辭,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宣布開園,市長覃偉中致辭。
李家超對夢工場北區開園表示祝賀。他說,前海是香港和深圳合作的重要平臺,成功貫徹落實《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將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造重要機遇。夢工場新增了9.2萬平方米創新創業空間,并將提供一站式創業服務,使廣大港深青年創業建功的舞臺變得更寬廣。特區政府將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創業支援,幫助青年在前海發展事業、成就夢想。希望更多香港青年能抓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同為香港開新篇,也為自己書寫精彩的人生。
覃偉中在致辭中表示,深圳將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進一步做優做強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為香港青年在深創新創業提供最好的環境、最有力的支持。熱切期待更多香港青年朋友相約深圳、相聚前海,創新創業、筑夢圓夢,共同為深化深港合作貢獻更多青春力量。
定位“圓夢加速區”
重點面向成長型企業
前海夢工場系列產業空間致力于打造港澳創客的“夢工場”,也是近年來港澳及國際青年到內地發展“第一站”。于2014年12月建成啟用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中區(下稱“中區”),定位是“圓夢起步區”,重點面向初創型企業。
隨著《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的發布,提出要為港澳青年在前海合作區學習、工作、居留、生活、創業、就業等提供便利,前海管理局在原有基礎上,啟動規劃建設了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北區項目。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北區項目位于桂灣片區前海城市客廳核心區域,占地面積約9萬平方米,由建筑學界最高獎“普利茲克獎”得主理查德·羅杰斯創立的羅杰斯建筑事務所擔綱設計。此次夢工場北區一期投入使用后,夢工場系列產業空間由4.7萬平方米擴展至13.9萬平方米。
作為前海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圓夢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區定位為“圓夢加速區”,重點為成長性好、創新性強、發展佳、潛力大的企業、頂級科研機構的成果轉化和具有良好社會效應的項目提供發展空間,可容納200家成長型企業,帶動超過2000名香港青年創業就業。
打造“四中心一街區”
助力港企實現規模化發展
功能布局方面,夢工場北區旨在實現港人港企規模化集聚發展,引入企業類、機構類、平臺類優質項目,結合全系運營配套,重點打造“四中心一街區”。
其中,“產業集聚中心”引入金融科技、電子商務、專業服務、咨詢服務、信息科技領域的創新加速企業;“創業加速中心”引入具備較強創新創業資源整合能力及港資項目引進能力的加速器機構;“成果轉化中心”引入高校平臺載體,重點面向香港元素豐富的實驗室、工程中心、研究中心及創新創業平臺等;“文化體驗中心”是前海首個配建的公益性文化設施大樓,引入國際化、創意感十足的體驗內容,打造前海創意新地標;“港味活力街區”則打造“港味”潮玩主題美食城和青年社群化創意居住區,辦公、生活隨心切換。
同時,園區打造“港企無憂服務”“雙城生活服務”“跨境人才關懷”“港青社群文化”四大“港青專屬服務板塊”,助力港企落地前海良性運營,助力港青盡快融入內地生活。
夢工場北區已引進香港亞諦加速器、香港大學—前海智慧交通研究院、大灣區3C智能制造轉換基地等5個港資孵化機構和21家企業,其中13家為港企。
“我們很早就知道前海,但由于當時這里沒有更多的辦公空間,所以我們過去這一年先是在深圳其他區域發展,直到今年5月,夢工場中區建好后,才得以入駐前海。”深圳元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由香港創業團隊打造,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內容創意品牌之一,其設計總監、香港青年鄧卓越說,之所以迫切希望進駐前海,是因為前海的氛圍環境和政策都非常適合香港團隊和初創公司,“在這里有更多平臺和機會”。
“六鏈合一”打造生態圈
已累計孵化創業團隊601家
事實上,在香港創業青年圈子和香港高校中,“前海夢工場”早已是一個知曉率很高的平臺,因為這里形成了創意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信息鏈、人才鏈“六鏈合一”的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圈。截至目前,已累計孵化創業團隊601家,其中香港團隊331家,累計融資總額超29億元。
與此同時,作為香港與內地聯系最緊密的區域之一,前海近年來持續推出惠港政策。比如,2018年3月,率先落地港澳居民在區內工作免辦《臺港澳人員就業證》,在繳納和提取住房公積金方面享受市民待遇,并迅速在全國推廣復制。
2019年2月,《關于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發展的若干措施》印發,為港澳青年在前海實習就業、創新創業以及生活保障提供各類專項扶持資金;2021年,積極聯動深港兩地政府機構、境內外高校及社會組織,推出港澳青年招聘計劃,現已發布3977個工作崗位,促成216名港澳青年簽訂就業協議。
在民生配套方面,目前,前海已擁有9所外籍人員子女學校,與香港大學共建高等法律研究院等平臺;近期還面向港澳人才開展人才房專項配租,房源共約400套。
“前海有許多政策,比如對產品開發的補貼、稅收優惠、人才房供給、辦公室租金減免等,對我們吸引和留住各類技術人才、持續專注研發,起到重要作用,也大大幫助我們減輕了經營負擔。”郭瑋強是2016年底入駐前海夢工場中區的“90后”香港青年,依托深港合作和前海政策,其“隨身寶”智能箱包的產品在淘寶和天貓上線,已躋身智能行李箱品類第一名,并快速完成從服務提供商到自主品牌擁有者的升級,擁有20多項專利,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最近我們又開發了新產品系列,除了行李箱外,還推出學童書包,主打安全出行和健康成長。目前,我們還在中區孵化,未來也有在北區設展覽廳的計劃。”郭瑋強說。
據悉,前海還將建設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南區,以此構建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生態體系。該區定位為圓夢示范區,重點面向行業細分龍頭、隱形冠軍等成熟型企業,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將于2022年8月動工,2025年竣工交付。建成后可容納50個成熟型企業辦公,帶動超過2500名香港青年創業就業。
■創業故事
百邁技術有限公司CEO周飛:“從百余平米到獨棟樓宇,期待在北區加速發展”
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北區開園當日,深圳百邁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百邁技術”)CEO周飛非常忙碌。入駐前海近6年,其創業團隊從10余人變為200多人,原本在夢工場中區租用的辦公空間雖從百余平方米擴大至1500余平方米,但依舊無法滿足公司的快速發展,如今公司在北區有了獨棟樓宇,空間是此前的3倍以上。
周飛是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博士,在讀期間已開始創業,2015年與幾位港籍同學一起創建百邁技術,致力于將視覺圖像技術服務高端制造業,解決顯示、半導體等行業的缺陷檢測問題。2017年因在前海粵港澳臺青創賽中奪冠,正式入駐前海夢工場中區孵化。
“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深港合作模式。香港的基礎科學研究能力很強,但本土的工業場景較為缺乏,一河之隔的深圳則有強大的落地場景和平臺。”周飛說。他同時認為,前海非常適合粵港澳初創企業發展,在辦公空間、人才住房、資本對接等方面都可以獲得極大力度的扶持。在疫情影響下,前海也出臺了許多實實在在的紓困措施,讓企業感受到一流的營商環境。
周飛坦言,公司從事底層基礎技術平臺的開發,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公司前三年幾乎沒有收入。但一旦完成研究開發建設,就如同建筑主體竣工,越過了巨大的技術門檻,后續可飛速落地,“目前我們已經進入發展的快速通道,技術產品、人員構成都發生了質的變化”。
作為前海本土成長起來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百邁技術致力于機器視覺圖像算法和通用軟件平臺的原創技術開發,已是國內首個具備自主底層算法、軟件的機器視覺平臺。其自主開發的視覺檢測平臺已大批量部署于高端制造業,其自主研發的核心底層檢測算法庫和零代碼的流程編輯平臺——VisionPK則是業內第一個專為視覺檢測打造的原創通用視覺平臺,為智能制造提供最好的眼睛和大腦,成為構建未來工業智能的基石。
“我們有幸入駐前海夢工場,在中區完成孵化,實現‘從0到1’的蝶變。如今我們的業務量和合作方式都有巨大的升級,客戶已覆蓋3C電子、半導體、新能源三大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希望在夢工場北區加速發展,更好地調動產學研各方資源。”周飛對未來充滿期待。
(記者 張瑋)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