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撐香港、謀發展。面對深圳本輪境外輸入關聯本土疫情和香港第五波疫情的嚴峻形勢,作為與香港聯系最密切的區域之一,深圳前海拉起“紅色戰疫防線”,前海管理局及局屬公司黨員干部廣泛投入到疫情防控中,為企業復工紓難解困,保障區域平穩運行。
與此同時,前海企業、機構也紛紛行動起來,迅速籌集物資,集涓滴之力與香港同胞共克時艱,傳遞深港同根的脈脈溫情。
連日來,記者輾轉前海多個場景,記錄下其中的數個片段。
場景1:前海綜合保稅區
水運分流保供港物資暢通 降疫情傳播風險
3月1日,深圳深創建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一批跨境貨物從前海綜合保稅區(下稱“綜保區”)出發,經由蛇口港順利運輸至香港屯門碼頭,又一次高效完成了“坐船出海”。
綜保區是深港貨物貿易的重要平臺,嚴峻疫情形勢下,如何安全、順暢地運送跨境貨物成為了跨境物流企業普遍面臨的現實困難。前海管理局立即會同蛇口海關、招商港口華南運營中心,在遠洋接駁模式的基礎上,于2月17日率先推出“水路分流模式”。
該模式即出口貨物在綜保區集運與辦理海關監管手續,通過專用車輛調撥至港口,由來往深港的小型船舶運輸直接至香港屯門、青衣碼頭,再由香港碼頭分流至香港各個目的地。
“起初我們有些擔心水運會耽誤運輸時間,但后來發現公司貨物能夠高效完成集貨、報關、調撥、裝船等各流程,順利實現當天發貨、當天送達的‘T+0’運輸后,就完全沒有這個顧慮了。”深創建控股集團負責人吳海波說,前海率先開通供港駁船專線分流深港跨境運輸車輛,有效防范跨境車輛疫情輸入風險,大大減輕了跨境接駁司機壓力。
隨著深圳選擇“水路分流模式”運輸貨物的企業越來越多,而船航班次有限,裝載貨物的海運柜也緊張起來。了解到水運的供給情況后,為進一步緩解供港物資以及經港出口物資之需,前海管理局多方協調,又先后引進500余個空柜供綜保區物流企業運輸使用。
“在這一支持,公司向船舶公司成功預定了部分海運柜,緩解了我們1/3的貨物供港或出口壓力。”美邦鏈通國際航空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廖群芳說。
數據顯示,截至3月8日20時,招商西部港區供港駁船+大船專線運行69個航次,累計運送集裝箱7189標箱,貨物總重51250噸,相當于陸路運輸8267臺卡車運量。前海綜保區陸路運輸跨境車輛連續12天降到2位數以內,8日為21輛,最近一周每天平均27輛。
“我們正在嘗試研究開發一款互聯網智慧‘深港水陸聯運’平臺,希望通過信息智能手段,為更多跨境物流企業提供水運接駁便利化服務。”吳海波說。
場景2:建工苑
每天協助核酸檢測近3000人
“過去這一周,我們已經有序組織了約1.5萬人次的核酸檢測。昨天因為處理各種突發情況,一直忙到今天凌晨2點才離開。”3月2日晚7時多,前海建投集團資產運營事業部高級主管吳志輝依舊忙碌地在前海建工苑組織防疫,聲音已略帶沙啞。
作為深圳工地最多最密集區域之一,前海桂灣、前灣、媽灣片區有大小工地超百個,建筑面積約550萬平方米。2017年,前海建設了深圳首個為建筑工人臨時住宿和辦公而集中開發、統一管理的大規模板房建筑小區——前海建工苑,現有入駐單位40家,可入住人員近5000人。
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和節后返工高峰期,自2月中旬開始,前海建投集團黨委第一時間在建工苑黨群服務中心成立黨員先鋒崗、志愿服務隊。“公司派出30余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輪值,協助物業與各參建單位做好復工溝通、指導建立返深人員臺賬,逐一告知工人返深防疫要求。”吳志輝說。
2月24日深圳啟動第一輪大規模核酸檢測以來,桂灣社區在前海建工苑內設置大規模核酸檢測點。集團黨委又火速組織10個黨支部每天派10名黨員志愿者到前海建工苑協助社區核酸檢測采樣。
“黨員志愿者從下午5時服務到晚上10時,大家都毫無怨言。”吳志輝說,目前前海建工苑返崗工人2800人左右,未入住此地但也在前海施工的一些工地工人也來此做核酸,“今天就拉來八九車工友,約三四百人”。
為提高效率,吳志輝給黨員、志愿者作了明確分工,一些重要崗位還設置AB角。“需要培訓的崗位盡量找相對固定的輪值黨員,容易上手的崗位主要請志愿者或臨時調配的人手來負責。有醫護人員說,這里是他們看過的最配合的核酸檢測點。”吳志輝說,前海建工苑現已組建了一支涵蓋建工苑運營、物業、入駐單位所有黨員與建工苑所有入駐人員在內的更廣泛的黨員先鋒隊與志愿服務隊。
場景3:龍海家園
“身在管控區也隨時待命”
2月27日,因龍海家園出現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且流調發現活動軌跡涉及前海國際人才港、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10號樓等場所,南山街道劃定封控區、管控區和防范區。
這些區域不僅屬于前海合作區范圍,且作為前海人才房源之一,龍海家園里還住著不少在前海工作的人。
擔當主體防控責任,前海管理局會同三家局屬公司迅速組織114名干部(含黨員48名)組成“志愿者行動隊”,按每4—6人為一組,以樓棟為單位,火速在核酸檢測點開展信息掃碼、秩序維護、逐門逐戶敲門通知、檢測信息登記等,并為居民提供快遞物品配送上門等服務。
而身處管控區的前海人在帶頭配合核酸檢測之余,主動就地支援防疫志愿服務。“請有序進行核酸檢測。”“跟您核實一下,您家里人都完成核酸檢測了嗎?”前海管理局辦公室工作人員、“95后”張宇軒就是其中一員。他與不少居住在龍海家園的同事都參與到防疫志愿服務中。
“為確保不漏一人,組建志愿隊后,大家從下午3時多忙到凌晨12時多,逐門逐戶地敲門通知核實。以我所在小組負責的樓棟為例,總共35層,每層16戶,整棟樓需要通知核實的超500戶約1500人。”張宇軒說,不到一天時間,前海志愿者即協助屬地社區和醫護人員完成龍海家園和前海時代20多棟居民樓的核酸檢測。
“隨著管控區內的管理逐漸進入常態化,我們根據社區安排進行輪班。目前,處于隨時待命的狀態,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就上。”居家辦公之余,張宇軒也時刻關注著社區防疫服務的需求。
“當管控區就是自己居住的小區,看到醫務人員、社區工作人員連軸轉,周圍鄰居十分配合時,內心真的很感動,責任意識也更強烈。”有參與志愿服務的前海人說。
場景4:前海夢工場
前海企業再援手助香港抗疫
目前,香港抗疫進入了關鍵時期,急需大量抗疫物資。前海是與香港聯系最密切的區域之一。
3月7日,在前海管理局、深圳市慈善事業聯合會、深圳市慈善會的指導下,以前海香港商會、深圳市平凡英雄公益基金會等機構共同發起“助力香港抗疫平凡英雄”專項物資捐贈,旨在為香港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警察、小區工作者、義工等抗疫平凡英雄提供支持。
此次行動共有近20家前海企業、機構參與,合計籌集捐贈金額7萬元,物資140余箱,包括口罩、快速檢測包、防護服、防護面罩等,總價值約200萬元。這也是繼上月底前海迅速籌集600余萬元捐贈物資后,前海企業、機構再次行動,捐贈的第二批抗疫物資。
其中,前海香港商會會員企業新世界集團此次不僅贈送20萬套快速抗原檢測包等醫療物資,還借出旗下香港九龍貝爾特酒店700間客房,作為社區隔離設施等;普華永道捐贈50萬港元;華潤集團在港生物科技公司晶準醫學捐贈20萬套快速檢測包等。
“我們在前海的香港企業、香港青年都非常關心香港的疫情情況,希望通過盡些力,給予他們一些支持與鼓勵。”深圳前海含光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天渙說。
深圳市優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黃敏曾親身經歷過汶川大地震,“當時四川得到了香港非常多的支持和幫助,后來我也去香港求學,希望能盡綿薄之力,幫助香港共渡難關”。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智慧教育孵化器負責人鄒舒寄則呼吁更多人參與到助力香港抗疫平凡英雄的行動中來。
(撰文 張瑋 楊溢子)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