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氣象萬千。
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正式發布。其中明確提出,合作區的戰略定位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
一個月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持續引發粵港澳大灣區各界關注和熱議,澳門同胞投身合作區建設的信心和決心顯著增強,國內外權威媒體也紛紛聚焦這片熱土,推出了一系列濃墨重彩的報道,為新形勢下粵澳合作開發橫琴鼓與呼。
新動力
橫琴新動力,來自我來自你!
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10月6日,《參考消息》大版面報道《中國打造“雙引擎”助力粵港澳發展》,介紹了新加坡《聯合早報》10月1日發布的兩篇報道《橫琴合作區為澳門引活水》《暢游更廣闊前海捕撈潛在機遇》,兩篇文章深度分析了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帶來的新機遇。
其中,在《橫琴合作區為澳門引活水》報道中提到,澳門面積小,人口較少,土地開發基本飽和,經濟結構單一。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澳門經濟支柱產業受到重創,為了長遠發展,澳門必須更好尋求經濟多元發展。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作為以往中央有關橫琴政策的“2.0版”,在此時出臺正好給予了澳門一個重要機遇,有助澳門走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之路。
“身為‘80后’的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澳門區塊鏈產業發展協會會長徐勁飛,兩年前看到橫琴的發展機遇,先后在橫琴推‘紅茶路線’‘陳皮通’等創業項目。前者是一個旅游資訊平臺,鼓勵中國內地民眾到澳門旅游;后者則是為廣東的陳皮研發和制訂一套國際性的藥典標準。”文中寫道。
據了解,“陳皮通”是由澳科大兩大頂尖科研團隊——澳科大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澳科大區塊鏈應用研究所核心成員聯合推出的產學研項目,主要通過農業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賦能現代中醫藥質量標準,建立“背靠內地、澳門制造、出口海外”的現代中醫藥全產業鏈溯源、金融科技及成品銷售平臺。
在前不久舉行的2021年廣東省“眾創杯”創新創業大賽科技海歸領航賽(港澳賽區)決賽,“陳皮通”項目獲得冠軍。
徐勁飛告訴記者,《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強調要“大力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令他十分振奮,備受鼓舞。在他看來,一個成功的創業項目離不開項目自身精進努力,更離不開面對產業新機會和地區新政策的順勢而為。
作為灣區青年一分子,徐勁飛向澳門青年人發出邀約:“橫琴新動力,來自我來自你!”
新愿景
越來越多“澳門種子”在橫琴落地生長
橫琴,成了過去一個月里,許多澳門同胞口中的“高頻詞”,也為他們打開了心中的“新愿景”。
在新華社發布的《粵澳和鳴 活力無限——澳門同胞眼中的橫琴新機遇》報道中這樣寫道:
“在合作區,實現夢想。這里,將成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平臺。粵澳合作產業園、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區……一個個嶄新平臺載體加速打造。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演繹著從‘闖’到‘創’的精彩華章。”
“在合作區,追求品質。這里,將成為便利澳門居民生活就業的新空間。交通的不斷便利,各項生活服務的優化、細化,橫琴架起粵澳‘同心橋’,‘琴澳同城’的熠熠夢想正在照進現實。”
“在合作區,沐浴溫暖。這里,將成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范。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人員進出高度便利,創新跨境金融管理……澳門和橫琴之間,物資、人員、資金等要素流動更加通暢,一體化高水平開放新體系將為內地和澳門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在合作區,預見未來。這里,將成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在全國率先發放‘商事主體電子證照卡’,發布首部臨時仲裁規則,率先實行‘港人港稅、澳人澳稅’,推出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政策,累計推出622項改革創新措施,11項在全國復制推廣……潮頭擊槳、浪尖起舞,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奏響了改革開放的動人樂章。”
越來越多的“澳門種子”,正在橫琴“落地生長”。從澳門大學博士畢業后,陳天藍和他的同學于2017年帶著科研成果進駐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并于次年注冊成立珠海市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其在澳大研發多年的技術進行產業化轉化。截至目前,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累計孵化澳門項目近600個,陳天藍等青年創業者在這里揮灑青春、追逐夢想。
在橫琴這片熱土上,越來越多來自澳門的專業人士正拼搏耕耘。全國青聯澳區委員、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會長黃景禧從2008年起就開始在澳門從事法律工作,2019年在橫琴創辦律所,開啟跨境執業生涯。如今,他努力推動澳門青年律師在粵港澳三地開展法律交流合作,促進橫琴和澳門兩地法律規則有效銜接。
在黃景禧看來,橫琴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更多澳門青年的加入,也將為其注入更多生機與活力,“我認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這八個字,就是未來發展的關鍵。”黃景禧說。
新空間
為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拓展新空間
9月17日上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正式揭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進入了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同一天,在新鮮亮相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商事服務局綜合服務中心,頒發了合作區第一批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其中,澳門創業青年鄭益偉代表廣東橫琴亞哈聲音夢想工場文化有限公司領取了營業執照。
“如今綜合服務中心對于符合條件的新設企業,最快可在3小時高效辦結,這就是‘橫琴速度’!”鄭益偉說,可以預見,澳門青年未來在橫琴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張振剛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體現了中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
張振剛說:“一方面,合作區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制度創新和產業升級,提升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合作區也推動粵港澳深度融合發展。合作區將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深化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拓展了新空間。”
張振剛認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有利于構建內地與香港、澳門經濟社會合作的新格局,持續增強港澳民眾對內地的向心力,在未來長時期內,將有效集聚港澳及國際高端資源,為港澳青年學習、工作、居留、生活、創業、就業等提供便利,促進大灣區青年人才溝通交流及創業就業。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意味著未來澳門居民的選擇和機會將更多。”澳門音樂產業協會副會長、想見你文化(廣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顏義瀧深有體會地說。
顏義瀧表示,除了生活空間變得寬裕,未來教育、醫療、福利等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也會慢慢完善,期待更多的澳門人選擇到合作區創業和生活,讓橫琴人氣越來越旺,日子越過越好。
根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到2035年,“一國兩制”強大生命力和優越性全面彰顯,合作區經濟實力和科技競爭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高效運轉,琴澳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目標基本實現。
“這個‘政策禮包’帶來的機遇是全方位的,將極大程度地調動澳門各界的積極性,讓澳門實實在在地、更深層次地參與到橫琴的開發建設中。”澳門經濟學會理事長柳智毅表示。
(記者 鐘夏)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