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西岸,南海之濱。作為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之一,珠海橫琴自貿區從曾經的“蕉林綠野、農莊寥落”的荒島,蝶變成面貌一新的現代化城區。與澳門僅一水一橋之隔,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橫琴肩負著粵澳深度合作新使命。
近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揭牌迎來兩周年。珠海橫琴發揮著金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載體的作用,積極探索跨境支付、跨境理財等居民消費新場景,促進外貿和投融資便利化,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加快成為高質量發展“標兵”和對外開放“尖兵”。
跨境轉讓融資租賃資產 加快推動琴澳金融服務一體化
2023年2月,人民銀行會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意見》(簡稱“橫琴金融30條”),從民生金融、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等方面提出30條具體措施,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合作區發展力度。
在政策紅利釋放下,建設銀行橫琴分行、中信銀行橫琴分行聯動珠光集團落地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首批租賃資產跨境轉讓業務。珠光(珠海橫琴)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簡稱“珠光橫琴”)以直接租賃和售后回租的方式,分別為芯潮流(珠海)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騰祥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提供設備租賃,設備用于集成電路、機械設備等產品的生產研發。珠光橫琴借助銀行作為轉讓平臺,將融資租賃業務形成的相關資產以福費廷資產、保理資產等形式轉讓至珠光(澳門)國際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金額約57萬元,為底層項目承租人高新技術企業引入澳門低成本資金、盤活資產、優化融資結構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渠道,促進了實體經濟發展。
“自橫琴金融30條發布以來,琴澳金融服務一體化、粵澳金融合作的氛圍越發濃厚。這筆融資租賃資產的跨境轉讓業務拓寬制造業企業融資渠道,降低科創企業融資成本,為扶持珠海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升級和產業落地提供融資支持。”珠光橫琴總經理陸濤說。
工商銀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分行于3月14日落地了橫琴首筆金融租賃公司跨境資產轉讓業務。該行副行長劉穎認為,融資租賃是澳門發展現代金融產業、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領域,跨境資產轉讓業務進一步擴大澳門融資租賃資產來源,融合了琴澳兩地金融優勢,推動粵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進一步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據中國人民銀行珠海市分行數據顯示,珠海橫琴金融機構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穩步擴大跨境轉讓業務范圍,截至2023年6月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融資租賃資產跨境轉讓規模達8400萬元。
構建無感支付多元場景 打造大灣區居民生活消費“便利圈”
強化跨境金融服務的“雙向奔赴”不僅體現在提升制造業、新興產業等實體經濟質量和效益上,還點綴著人們消費新體驗、生活支付新場景,增強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生活幸福感。
珠海橫琴“城市陽臺”停車場內,只聽見“嘀”一聲,港澳單牌車輛便可駛離。這是中國人民銀行珠海市分行聯合中國銀聯、銀聯國際,推動珠海正方集團打造的無感支付停車場,為港澳單牌車輛帶來“離場即走”便利化停車體驗。
“在車牌識別上,經過對出入道閘、攝像頭、系統后臺進行升級調試,港澳車輛可享受與內地車輛同樣快速識別讀牌體驗。在離場支付上,我們接入了銀聯支付網絡,港澳居民無需在內地開卡,通過云閃付無感支付綁定,直接綁定港澳當地銀行卡,即可線上自動繳費支付,大幅提升港澳居民的出行體驗。”珠海正方慧通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強介紹。
不斷豐富跨境支付渠道,率先推出粵澳跨境繳稅、繳物業費、繳社保服務等多個系統特色跨境支付業務,拓展覆蓋飲食、旅游、醫療等多行業移動支付邊界……珠海橫琴多管齊下滿足粵港澳大灣區人員往來、資源高效便捷流動的金融服務需求。
中國人民銀行珠海市分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李劍表示,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珠海市分行多措并舉推進大灣區民生支付服務互聯互通,主要包括擴大澳門居民代理見證開戶試點、推動澳門移動支付工具跨境使用、便利澳門居民跨境購房、拓寬數字人民幣使用場景等,使得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移動支付更加便利。
未來,珠海橫琴將緊抓“橫琴金融30條”和資金“電子圍網”新機遇,持續完善“跨境+”平臺,打造“在岸、跨境、離岸”的一體化、全產品金融服務體系,以新的旋律撥動琴弦,彈奏粵澳深度合作的新樂章。
(記者 李俊豪 參與 黃琪琪)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