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琴澳綜合智慧零碳電廠”用戶側負荷響應項目啟動建設,首個子項目將為橫琴華策國際大廈提供建筑智能化升級、節能改造服務,升級完成后每年可減少耗電量23萬kWh,減少耗冷量529萬kWh,節能量約30%,減排CO2量2900噸,大幅降低能源賬單。
項目由國家電投集團旗下國電投琴澳智慧能源(廣東)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并運營。項目的啟動,標志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加快推進公共建筑數字化節能與能源管理智能化,為橫琴“零碳島”建設再添新動力。
由于樓層高、體量大、能源系統復雜,加上廣東屬于高熱高濕地區,大型公共建筑具有能源消耗和運維成本“雙高”的共性痛點。項目對華策國際大廈軟硬件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并接入“琴澳綜合智慧零碳電廠”后,將以邊緣計算為基礎,運用 AI 算法,通過對樓宇中各個設備能耗、各個區域的能耗進行監測、統計、分析和優化,統一指揮所有設備的有效和高效運行,達到能源的按需供給、智慧運營。
據了解,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共計約有3600萬㎡公共建筑,數字化節能空間巨大,是大型城市區域“碳減排、碳中和”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國家電投集團創新打造“綜合智慧零碳電廠”模式,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天樞一號”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分布式能源、儲能和負荷的整合型調控,用較低成本滿足低碳用能需求。通過對公共建筑開展智能化、數字化升級并接入“綜合智慧零碳電廠”,不僅可實現20%~30%的節能降耗,還可以將建筑空調作為“虛擬儲能”參與電網需求側調峰響應并分享收益。
作為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量世界第一的龍頭企業,國家電投集團自2006年開始在橫琴島布局能源基礎設施,投資50億元以“一場十站”的布局模式(即1座燃氣電廠、10個能源站),為橫琴全島提供綜合能源供應與服務,顯著降低能源消耗碳排放,成為內地對澳門保電的重要低碳能源支撐點。
國家電投相關負責人介紹,澳門人口密度位居世界榜首,每年到訪旅客3000萬人,建筑用能占比較高,節能工作具有廣闊空間。國家電投將進一步加大投資建設力度,推動“琴澳綜合智慧零碳電廠”覆蓋橫琴全島并向澳門區域延伸,從“源、網、荷、儲、碳”五個方面建設基于冷、熱、電等多品類能源互濟的琴澳現代能源體系,為橫琴“零碳島”和澳門“生態島”建設提供重要支撐,打造琴澳能源一體化建設的示范樣本。
(記者 黃天儒 關銘榮)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