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發布《澳門特別行政區醫療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注冊管理辦法》(下稱《注冊辦法》),明確了澳門醫療人員在合作區執業注冊申請流程、申請材料、開辦中醫診所及監督管理等內容,將于8月1日起正式實施。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出“支持在合作區采取便利措施,鼓勵具有澳門等境外資格的醫療領域專業人才依法取得境內執業資格”。截至5月,累計在橫琴執業的港澳短期行醫醫師共67名。橫琴正多措并舉,進一步便利澳門醫療人員跨境執業,引進更具有澳門特色的醫療服務,提高合作區醫療機構核心競爭力。
出臺配套新規
澳門醫療人員執業注冊流程一目了然
本次發布的《注冊辦法》是《澳門特別行政區醫療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管理規定》(下稱《執業規定》)的配套規范性文件,將進一步便利澳門醫療人員在橫琴執業。
《注冊辦法》聚焦澳門醫療人員在合作區的執業注冊的申請程序和所需遞交的審查材料,涵蓋了注冊、續期、變更、多機構執業、遺失補辦、注銷等相關規定,包括需提交資料、辦理流程,明確了澳門中醫生開設中醫診所辦理方式,同時也對違法違規及其他情形的注銷、撤銷、法律責任進行明確,切實推動《執業規定》的落地實施。
根據《注冊辦法》規定,申請人應當前往合作區民生事務局衛生健康處辦事窗口提交規定的申請材料。對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合作區民生事務局將在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發放《執業證書》,注冊有效期與聘用澳門醫療人員的時間相同,最長不超過三年。
此外,該辦法對適用人員進行了限定,明確僅適用于具有澳門居民身份、在澳門從事相關執業活動滿兩年,持有澳門有效醫療人員資格認可證書并列入澳門《醫療人員專業資格及執業注冊制度》適用范圍的醫療人員。澳門醫療人員應當受聘于依法設立的醫療機構,并僅在合作區范圍內提供醫療服務。
開設技能培訓課程
助澳門醫療人員融入橫琴發展
“琴澳醫療衛生培訓基地”第二期課程已于7月13日正式開班,首場培訓吸引21名學員報名參與,其中澳門醫療人員10名。本期課程預計持續至2024年4月上旬,將持續接受報名。
課程培訓對象主要面向已取得澳門有效醫療人員資格、已在或計劃在合作區執業的澳門醫務人員,以及已取得內地相應資格、已在或計劃在合作區執業的內地醫務人員。
課程分“理論和技能類”和“活動和擴展類”兩種類型,涵蓋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琴澳醫患溝通、嶺南中醫藥膳、呼吸系統疾病、內分泌及代謝系統疾病、方劑學、精神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兒科疾病、中醫內外科、針灸以及內地醫學領域法律法規等主題。
澳門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黃志忠告訴南方+記者,“通過這次培訓,我們能夠接觸更高領域的技術,也能更好了解兩地差異。同時,本次培訓有助于澳門青年中醫生的自我提升,為推動澳門青年融入橫琴、融入大灣區提供更多機會。”
作為合作區首個粵澳醫療綜合性技能和理論培訓基地,“琴澳醫療衛生培訓基地”已成功獲得澳門持續專業發展活動(CPD)的認可,澳門醫療人員參與基地培訓可納入醫療人員CPD學分計算。
下一步,合作區民生事務局將積極做好澳門醫療人員在合作區執業的服務保障,并根據澳門醫療人員、琴澳兩地醫療機構的實際需求,依托“琴澳醫療衛生培訓基地”,更好地為澳門醫療人員融入合作區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成長平臺,進一步拓展其執業空間,助力琴澳醫療事業的融合發展。
(記者 黃天儒)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