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澳聯手向外推介,橫琴“朋友圈”越拓越廣。
6月8日至9日,2023琴澳商事通企業交流峰會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下稱“合作區”)、澳門舉行,吸引來自醫療、生物技術、現代金融、國際貿易、文化會展等領域的218家企業、超350名嘉賓參加,其中不乏華為、OPPO、美的等行業龍頭企業,為內地企業搭建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平臺。
過去一周,合作區招商動作頻頻:參加“山東·青島澳門周”大型路展推介第三屆橫琴國際科技創新創業大賽,赴葡萄牙里斯本、波爾圖考察拜訪,加強海外招商引資。同時,《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企業赴澳門發行債券專項扶持辦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律服務業扶持辦法》陸續出臺,填補了合作區鼓勵類產業的政策空白。
對外,合作區奮力將業務版圖向國際拓展;對內,一系列助力產業發展的真招實招“亮劍”。將“招商圖”變成投資興業的“實景圖”,合作區正走出一條符合自身特色的發展路徑。
招商章法
走出去招商請進來共贏
大招商浪潮涌動,合作區主動出擊。
今年上半年,澳門與橫琴組成聯合招商推介代表團走出國門,“路演”足跡遍布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葡萄牙、西班牙。近350場商業配對及對接洽談、17項合作現場簽約,合作區向國際釋放了琴澳一體化、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積極信號。
招商引資,橫琴有真功夫。“1+1>2”澳琴協同推介成為獨門招式。合作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李子蔚表示,“此次海外招商是澳門和合作區首次創造性聯合出訪。在整個招商過程中,我們發現海外投資者對到澳琴發展抱有非常大的期望,既可以直接落戶澳琴,也可以透過澳琴進入內地市場。”
除了錨定海外名企,合作區還加快“搶攻”國內優質項目。4月以來,合作區聚焦“以賽促引”新戰法,赴北京、上海、南京、蘇州、青島遞邀請函,推介第三屆橫琴國際科技創新創業大賽,力求吸引更多具有突破性原創技術、產業化能力的項目參賽。
“借助賽事平臺擴大招商半徑,橫琴吸引了更多投資者的目光。”據合作區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透露,接下來,合作區還將前往西安、深圳等城市開展大賽線下推介活動。
一邊緊鑼密鼓“走出去”,另一邊廣發英雄帖,將海內外企業“請進來”,實地了解琴澳的經濟活力、創新動力、區域魅力和投資潛力。
訪園區、談合作、覓商機……5月的橫琴島格外熱鬧,海內外投資者紛至沓來。“合作區誠摯邀請各位企業家來到橫琴、了解橫琴、投資橫琴,共享合作區作為與澳門共建區域所擁有的獨特發展機遇。”合作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表示。
上月初,橫琴2023全球招商推介會啟幕,吸引了400余人參與,其中有不少嘉賓是澳琴聯合招商代表團赴海外對接的新加坡、葡萄牙等國家企業代表。緊隨其后,葡語國家科創企業訪粵港澳大灣區考察團走進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尋找商業對接、科技合作機會。
走出去、請進來,合作區以“有來有回”的招商章法,無不彰顯其奮力開拓四大產業版圖的決心與魄力。
勤練內功
做優營商環境讓項目“落得下”
招商引資,“招進來”是基礎,“落得下”是關鍵。
岐英堂是澳門一家擁有20年生產歷史的口服制劑廠。2022年,該公司通過“跨境通辦·一地兩注”落戶到合作區。“該機制下,合作區澳門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對我們的訴求進行一對一辦理,節省了人員時間和運營成本,讓企業有更多精力專注到自身項目推進上。”岐英堂(珠海橫琴)制藥有限公司商務總監成佳興說,目前橫琴公司主要負責同名同方藥和創新藥研發。
據悉,為便利投資者到琴澳拓展業務,合作區商事服務局與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緊密合作,實行商事登記“跨境通辦、一地兩注”機制。
“足不出境”是一大亮點。澳門投資者可以在合作區澳門辦事處內,查詢、辦理合作區相關的商事登記業務,并可以在現場打印領取營業執照,實現全流程的商事登記服務。同樣,內地投資者也可在合作區辦理澳門商業登記。
自去年6月以來,合作區通過該機制成功服務兩地投資者辦理商事登記業務33宗,其中,服務澳門投資者辦理設立橫琴企業28戶,服務內地投資者辦理設立澳門公司5戶。“通過雙向互通機制,既利于促進澳門經濟加快融入內地廣闊市場,又利于推動內地投資進入澳門,示范引導澳門經濟產業多元化。”合作區商事服務局副局長邱潤華說。
除了商事服務更便捷,合作區還不斷推出優惠政策大禮包,鼓勵企業投資發展。
6月9日,合作區出臺首個綜合性法律服務業扶持辦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律服務業扶持辦法》,法務機構最高可獲800萬元扶持,將吸引更多優質法務機構在合作區集聚發展。至此,合作區已經針對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現代金融、法律服務出臺了相應的產業扶持政策,進一步完善了鼓勵類產業的政策支持體系,助力構建雨林型產業生態系統。
此外,雙15%稅惠政策、《關于支持澳資企業發展的扶持辦法》、《引進人才租房和生活補貼暫行辦法》等綜合性政策正持續賦能產業發展,夯實科創團隊發展沃土,全方位支撐企業創新發展、人才創業就業。
“我對比過全國很多地方,橫琴的營商環境和產業政策非常具有吸引力。這里有完備的產業鏈條、優厚的項目補貼。還能通過琴澳規則機制銜接、政策扶持等幫助企業成長。”成佳興坦言。
在多重利好因素逐步顯現之際,越來越多的琴澳企業登上橫琴發展大舞臺。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合作區實有企業55078戶,同比增長1.4%;其中澳資企業5529戶,同比增長超14%。
機遇共享
琴澳CP加快鏈接國際資源
“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成果共享”的琴澳聯動發展新優勢日益凸顯,讓橫琴成為海內外投資人心中的“香餑餑”。
“未來我們計劃在中國開設子公司,橫琴是很適合的地點。”SkyeChip Sdn. Bhd.邏輯工程主任Ooi Ching Liang到訪橫琴進行營商環境考察時表示,希望能夠進一步了解合作區科技產業的優惠政策、發展前景,加深交流合作。
葡萄牙創新型制藥公司Technophage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一直對中國內地市場十分感興趣。在了解到澳琴兩地生物醫藥的一系列政策后,公司將計劃前往澳琴實地考察,研究以兩地作為進軍內地的橋頭堡。
“公司的GenoCare 1600單分子基因測序儀已于2022年獲得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全球具有基因測序平臺的企業非常少,近期有很多國際客戶正在接洽聯系,我們的產品對海外市場需求在增大。”深圳真邁生物CFO肖宙透露,公司有計劃在橫琴或澳門設點作為對接國際的窗口。
企業家頻頻關注的背后,讓合作區建立了一條全新的交流通道,推動澳門與內地企業“雙向奔赴”,幫助內地企業借助澳門平臺,更加順暢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同時,邀請海外企業利用澳琴協同效應,共謀共贏發展平臺,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博士葉澤櫻表示,橫琴具備打通內外雙循環的區位優勢,能夠有效提高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的跨境流動效率。在合作區,企業既可以享受到政策優勢,又能夠充分利用澳門對接葡語國家的窗口作用,向葡語系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等輻射。
“當前,合作區正在為企業打破一個個跨地域、跨法律的難題。”人和啟邦顯輝(橫琴)聯營律師事務所管委會副主席、粵港澳大灣區律師黃景禧說,橫琴為海內外企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落戶條件,有效降低了企業在琴澳兩地的往來成本。面對合作區建設的歷史機遇,企業應該把握并結合澳門特別行政區所具備的“一國兩制”優勢,更好地融入經濟內外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招商引資不止步,營商環境再優化。隨著一批海內外企業落地,橫琴將打造更加國際化、專業化的產業鏈,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蓄滿動力。
(記者 黃天儒 統籌 黃鶴林)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