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上半年經濟運行“成績單”出爐,根據合作區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合作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鞏固經濟恢復的基礎,總體發展態勢穩中向好。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3.93億元,同比增長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59億元,增速較一季度提高11.6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拉動GDP增長2.5個百分點。
建設中的橫琴國際金融島。圖片來源: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
第三產業強勢拉動,金融產業發展亮眼
2022年上半年合作區三次產業構成分布中,第一產業占比0.02%,第二產業占比10.8%,第三產業占比89.2%。第三產業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89.17%,其中主要是金融業在持續發力,增加值82.17億元,同比增長11%,占地區生產總值的36.7%。
現代金融產業作為合作區四大重點產業之一,自合作區揭牌成立以來,試行多條辦法舉措,不斷創新跨境金融業務,鼓勵琴澳金融產業深入聯動。主要措施包括印發實施赴澳發債扶持辦法和外商投資股權投資試點辦法,加速跨境資本流通;協調推動粵澳跨境數據驗證平臺落地實踐,實現個人數據的跨境驗證;積極推進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工作,合作區對澳往來收支占九成以上。
2022年上半年,合作區金融業稅收近75億元,同比增長31.3%,占合作區稅收的38.1%。合作區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668.50億元,同比增長3.0%;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644.56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38.5%,增幅較3月末提高2.2個百分點。
商事主體保持平穩,澳資數量持續增加
2022年上半年,合作區新登記企業2112戶,其中新登記澳資企業391戶,新登記澳資企業數占新登記企業總數的19%。截至6月末,合作區實有企業54350戶,其中澳資企業4934戶,澳資企業數接近企業總數的十分之一。從數據可見,澳資企業進入合作區投資興業熱情高漲。
合作區揭牌成立后,琴澳兩地政府有關部門通力合作,建立便利內地和澳門投資者“跨境通辦、一地兩注”機制,通過在合作區、澳門分別設置服務點,就地為投資者提供業務辦理服務,實現內地和澳門投資者足不出境(澳)完成商事(業)登記。
橫琴服務點設在合作區綜合服務中心,通過合作區商事登記部門與具有資質的聯營律師事務所協作,負責為內地投資者辦理澳門商業登記提供咨詢和辦理全流程服務;澳門服務點設在合作區駐澳門辦事處,負責為澳門投資者辦理合作區商事登記提供咨詢、收件、送審、發照等全套業務。隨著跨境商事服務的進一步便利化措施落實,澳資企業將更深入、更全面、更徹底的融入參與到合作區的開發建設。
(記者 何梓陽)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