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珠海市人大常委會舉行2022年度立法工作計劃新聞發布會。據悉,今年珠海共有36件立法項目,其中3項涉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法規,已經納入擬提請初次審議項目。
記者還了解到,珠海市人大常委會還建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規“立法直通車”制度,即涉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改革急需的立法項目,不受立法計劃數量的限制。
粵澳合作??探索醫務專才在橫琴跨境執業
隨著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加速推進,為進一步發揮澳珠極點的區位優勢,今年珠海立法項目中的審議項目、預備項目以及調研項目中,均有涉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內容的法規。
其中,涉合作區的法規納入擬提請初次審議項目的有三項,分別是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規制定條例(暫定名)、港澳醫務人員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業規定(暫定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反走私條例(暫定名)。
近年來,珠海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推進與港澳規則相互銜接為重點,用足用好經濟特區立法權,在全國率先出臺多項地方性法規,例如為港澳建筑領域專業人士和旅游從業人員跨境在橫琴執業提供了法治保障。
今年,珠海將聚焦港澳和外籍醫務人員這一領域,以“小切口”立法探索符合條件的港澳和外籍醫務人員直接在橫琴執業,推動合作區深度對接澳門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為澳門居民在合作區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營造趨同澳門的宜居宜業生活環境。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還設立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法規“立法直通車”機制,凡涉及合作區立法項目不受立法計劃數量限制,隨報隨審。
產業第一??擬出臺全國首部工業用地管理地方性法規
當前,全市上下正緊扣珠海市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產業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為要”的部署開展各項工作。珠海市人大常委會聚焦人民群眾所思所盼所愿,聚焦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行選題立項,加快重點領域立法。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36件立法項目涵蓋企業、醫療、養老、人才等重要領域,涉及全市經濟發展大局的方方面面。
珠海市第九次黨代會報告指出,要落實工業用地紅線,嚴控“工改”政策,實行工業用地彈性年期出讓。此次立法項目中,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用地控制線管理規定(暫定名)已納入初次審議計劃,這既是落實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的立法實踐,更是回應了當前城市產業發展所需。
據了解,目前國內雖然有些地方已經對工業用地保護進行了制度探索,但尚未有地方把對工業用地保護的規范上升到地方性法規的層次,該法規出臺后將會成為全國首部工業用地管理的地方性法規。
“這將進一步增強珠海的經濟活力,以制度剛性和約束力,更好地保護工業產業用地。”珠海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雍靈說。
(記者 黃鶴林)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