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下稱“前海方案”)在粵港澳法律界持續引發關注和熱議。“深港法律的合作和融合,將推動深港澳經濟、商業、社會進入飛躍發展時期。”不少港澳法律人士認為,“前海方案”將給港澳法律人才、機構參與內地法律服務提供更多機會,幫助融通不同法域之間的隔閡。
推動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規則銜接
2005年,國家首次在港設立司法考試考場,黃善端成為港人內地律師牌照“001號”持有者。他于3年前加盟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此次尤為關注“前海方案”中關于“支持前海法院探索擴大涉外商事案件受案范圍”的內容。他認為,這會使更多涉外商事案件選擇到前海法院解決商事爭議,促使相關法律人才與機構集聚前海,進一步將前海打造成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未來,前海對香港律師的需求將大大增加,有助于兩地律師合作交流,推動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的規則銜接。”黃善端說。
“前海方案”也提及深化合伙聯營機制改革,德和衡簡家聰永本金月(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律師唐志峰認為:“聯營所的制度創新給港澳律師、外國律師參與內地法律服務提供機會,展現了我們國家法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水平。”
深港聯動將融通法域隔閡
在華南(香港)國際仲裁院副秘書長李雄風看來,“前海方案”是對深港兩地法律合作的重磅加碼和升級。他特別重視其中“探索完善在前海適用香港法律以及選用香港作為仲裁地解決民商事糾紛”的內容,認為這是擴大香港法影響力的重要落地措施。
“前海的國際仲裁機構,例如深圳國際仲裁院已先行積累了經驗,這次再予以明確,相當于讓香港法律界人士提供服務的范圍輻射到香港以外,能以律師、專家證人、仲裁員、調解員等身份發揮作用,香港法律界在整個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范圍內的重要性也會提升。”李雄風說。
“方案提到‘探索建立前海合作區與港澳區際民商事司法協助和交流新機制’,這將有助于融通法域隔閡,預防和解決兩地互涉法律糾紛。”唐志峰認為,這些交流將進一步提高兩地法律事務處理的便利性,為大灣區融合發展提供司法服務保障。
深港法律合作助企“走出去”
“前海高速發展的時代到了。”作為逾20年從事深港兩地法律服務機構的參與者、創辦者,同心俱樂部理事、瑛明(深圳)律師事務所管委會主任孫蘊認為,深港法律實現徹底的合作、融合,將為深港澳經濟、商業、社會帶來飛躍發展契機。
“給內地法律事務注入更多香港元素,有助于建設境外提供法律服務的新模式,為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及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供更加便利的法律服務,打造前海國際法務區的名片。”唐志峰認為,前海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的規則銜接,其經驗將為中國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提升提供借鑒作用,“未來前海有望成為國際法律服務、國際商事爭議解決服務的一個高地”。
(記者 楊溢子 張瑋 戴曉曉 蘇國銳 見習記者 曾子航 許懿)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