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經過12小時的連續澆筑,獅子洋通道項目主橋東錨碇基坑完成封底施工。
獅子洋通道是繼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后,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超級工程,技術難度大、建造工藝復雜。作為項目控制性工程,獅子洋大橋采用主跨2180米、雙層鋼桁懸索橋“一跨過江”,建成后,將創造雙層懸索橋“主跨跨徑、主塔塔高、錨碇基礎、主纜規模、車道數量”五項世界第一。
獅子洋大橋在珠江東西兩岸設置兩座主塔和兩個錨碇。其中東錨碇基礎為外徑127米、壁厚1.5米的圓形地連墻,采用環形鋼筋混凝土內襯支護結構,由保利長大承建?;拥拈_挖量高達48萬立方,相當于11228個標準游泳池,基礎深度達33.5米,存在基坑開挖、內襯交叉作業、多臺垂直起重設備和轉運車輛立體交叉的情況,安全風險較大。
“面對巨大的工程量,我們投入80臺設備開展施工,動態優化施工組織和資源配置,確保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采用島式法開挖、內襯逆筑法等施工工藝,160天完成了東錨碇土方開挖,并高效完成了封底工作?!北@L大獅子洋通道T9合同段項目部技術負責人匡一成介紹道。
此前,獅子洋大橋西錨碇已于今年2月2日完成基坑開挖和內襯施工,計劃于春節期間開始封底施工。
目前,項目建設已全面鋪開,獅子洋大橋主塔已進入承臺施工階段,主橋鋼殼塔首制節段成功通過驗收,引橋正有序推進軟基處理、橋梁下部結構施工。
廣東灣區交通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太科表示,今年獅子洋通道會迎來錨碇填芯、主塔高度建設突破100米等重大節點。
(記者 蔡敏婕 王攀)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