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入海口以東,數十座無人純電驅動岸吊、場吊長臂舞動,遠處辦公樓內的操作技師正在遠程操作;無人駕駛的集卡車在碼頭作業區穿梭往返,自動完成輸送任務……昨日,記者在媽灣智慧港采訪了解到,作為我國首個由傳統碼頭升級改造成的自動化碼頭,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首個5G綠色低碳智慧港口,媽灣智慧港投入使用9個月來,累計新增航線28條,進出口集裝箱量節節攀升,今年前7個月集裝箱吞吐量達186.8萬標箱,同比增長49.76%。
媽灣智慧港區占地面積98.36萬平方米,泊位岸線總長1930米,共有5個泊位,可靠泊世界最大型集裝箱班輪。媽灣智慧港投入使用以來,深圳海關持續釋放改革紅利,通過系統集成、功能優化、政策疊加、流程再造,實現了對媽灣智慧港口岸通關和海關監管的“雙加速”。目前,港區貨輪平均靠泊時間縮減了32.6%,平均每個集裝箱堆存時間縮減了33.9%;避免口岸查驗存在二次吊柜、流程繁瑣等問題,平均吊柜時間由1.92天縮減至0.38天,查驗完成時間由3.96天縮減至1.02天,基本實現“日清日結”。
同時,“大灣區組合港”疊加“智慧港”,發揮出雙重優勢。目前,以西部港區為樞紐港的“灣區組合港”航線共18條,多點掛靠320個碼頭,累計進出口集裝箱達17萬標箱,成為大灣區眾多生產企業進出口首選通關模式,被列入國家首批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試點。
(記者 吳德群 通訊員 王亞芬)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