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今年以來,深圳機場集團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建設世界一流國際機場、先行示范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和“六位一體”高效便捷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推進一批客貨及臨空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重大項目對穩經濟發展的壓艙石作用,為建設世界一流國際機場提供一流基礎設施支撐。近日,隨著深圳機場南區國內轉運庫項目(順豐二期)、深圳機場東區國際快件一號貨站項目(UPS二期)及機場T3站前綜合配套保障用房項目等三個項目開工建設,2022年深圳機場已開工項目達16個,累計完成年度投資總額約20億元,超額完成重大項目年度投資任務,展現了國企擔當。
打造多元航空值班保障住房體系
深圳機場T3站前綜合配套保障用房項目規劃建設用地位于機場T3航站樓南側,由機場集團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9.5億元,總建筑面積約為99758㎡,預計2025年竣工,建成后將提供超2000套值班配套用房及業務用房。
根據規劃,該項目定位為面向機場及空港各運營保障單位現場運營保障人員的值班居住用房,將參照保障房標準戶型建設,設施配備完全滿足保障人員的工作、生活需要,可實現拎包入住。結合區域功能布局,項目還同步規劃滿足航班運行準備的配套功能用房,有助于完善機場整體配套設施,有效緩解機場值班保障用房短缺現狀,打造與世界一流國際機場運營規模相匹配的多元化保障用房體系,吸引全球國際一流航司落戶深圳機場運營。
該項目作為保障性租賃住房的試點示范項目,有重要的示范效應和帶動作用。“建設該項目既是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也是業務發展需要。”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深圳機場秉承“同一個空港”理念,加強與各駐場單位、航空公司資源共享,充分發揮保障性住房對企業及人才引進工作的支撐作用,為建設世界一流國際機場匯聚合力。
據了解,早在2019年,機場集團即響應深圳市委、市政府和深圳市國資委號召,率先利用國有存量用地,探索多元化人才住房供應模式,與深圳人才安居集團共建了深圳市屬國企領域首個示范項目——安居空港花園2000多套人才保障房。該項目已于2021年底封頂,2023年將正式面向機場及深圳民航各單位員工配租。今年,深圳機場集團高標準建成了空港“領航青寓”1021間防疫集中居住宿舍,既可滿足當前機場區域國際航班保障人員集中居住需要,未來也可適時轉為值班保障房,實現資源最大化利用。
加快一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深圳市“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建設高效集約的國家物流樞紐體系,并將以深圳機場為載體建設深圳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此次開工建設機場南區國內轉運庫項目(順豐二期)、機場東區國際快件一號貨站項目(UPS二期),均是深圳機場“十四五”規劃的重點物流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對提升深圳機場航空貨運樞紐能級、建設先行示范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增強產業鏈供應鏈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機場南區國內轉運庫項目是深圳機場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建設的首個物流基礎設施項目。項目總投資21億元,規劃用地面積10.9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 31.87萬平方米,計劃于2025年建成投用。項目定位為構建以智慧物流為核心的高效、綠色、安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國內航空物流業標桿項目,將基于電子信息平臺及先進貨運處理設施打造現代化航空快件轉運中心,建成后深圳機場航空快件處理能力將提升100萬噸。機場東區國際快件一號貨站項目建設用地面積40,46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62,932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為5.37億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三層快件貨站、貼建業務用房及配套設施,預計2024年建成投用。項目將進一步發揮深圳機場作為航空物流產業鏈平臺紐帶作用,同時有助于深化深圳機場跨境電商產業布局,促進跨境電商全產業鏈條落戶。
“以上兩個項目都是深圳機場支持貨運核心戰略客戶在深業務發展量身定制的項目。”據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機場南區國內轉運庫項目也是順豐華南航空快件樞紐二期項目,建成后將由順豐承租開展航空快件業務,機場東區國際快件一號貨站則是UPS設在深圳機場的亞太轉運中心二期項目,建成后將交由UPS承租開展業務運營。
“我們十分看好深圳市場,將以華南樞紐二期項目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與深圳機場的合作。”順豐華南分撥區負責人史立臣表示,將在深圳機場持續加大運力投放、優化貨運航線網絡,助力深圳機場打造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
據悉,圍繞建設世界一流國際機場和先行示范的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深圳機場對物流基礎設施進行了重新規劃,按國際、國內、國際快件等不同功能布局,構建形成了四個貨運區的全新布局,遠期規劃至2035年,年貨郵吞吐量可達350萬噸,其中國際及地區貨郵吞吐量210萬噸。
今年以來,深圳機場啟動了建筑面積約8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50億元的8個物流設施項目建設。除了此次新開建的兩個重點項目外,還包括此前已動工的南貨運區一號貨運庫項目,以及為國際快遞巨頭DHL量身打造的華南航空快件樞紐項目、菜鳥快件中心等快郵業務重點項目,以一流基礎設施著力打造國際跨境快郵集散中心。
加快推進T1航站樓等客運設施建設
近年來,深圳機場通過規劃升級,主動對接、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海擴區等國家戰略,構建了三條跑道、三個航站區、一個衛星廳“3+3+1”的基礎設施格局,機場區域規劃有2條高鐵、2條城際、5條地鐵、1條機場捷運,從空中到地面、從地面到地下、從陸上到海上,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樞紐空間規劃布局,成為擴大灣區開放、加速灣區互聯互通的重要平臺。
據了解,圍繞建設世界一流國際機場,深圳機場目前正在推進包括三跑道、T1、T2 航站區及配套設施、東區跑滑優化項目、運控綜合大樓、東北站坪項目等 21個重點客運設施建設。其中,T1航站樓已完成規劃設計,三跑道已啟動機場工程建設,計劃2025年建成投用。
“繼去年建成啟用機場衛星廳后,我們目前正搶抓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契機,加快推進T1航站樓的規劃建設,著力打造空鐵聯運一體化綜合樞紐。”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T1航站樓與深圳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同步設計、平行實施、同時投用的原則,深圳機場已完成T1航站樓方案設計,目前正加快推進前期建設準備工作,計劃明年啟動建設。深圳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是具備始發終到功能的高鐵樞紐站,區位優勢獨特,T1航站樓是其航空功能和空鐵聯運的核心載體,將與高鐵、城際、地鐵、機場捷運無縫銜接,按照“規劃共繪、設施共享、空間共有”原則,打造國際領先的空鐵聯運樞紐以及站城一體的全球典范,給旅客出行帶來便捷體驗,助力灣區互聯互通。
(記者 王春艷 通訊員 石道雄 肖雨薇)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