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建設世界級機場群。包括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航空管理培訓中心功能,提升廣州和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增強澳門、珠海等機場功能,推進大灣區機場錯位發展和良性互動。支持香港機場第三跑道建設和澳門機場改擴建,實施廣州、深圳等機場改擴建,開展廣州新機場前期研究工作,研究建設一批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進一步擴大大灣區的境內外航空網絡,積極推動開展多式聯運代碼共享。依托香港金融和物流優勢,發展高增值貨運、飛機租賃和航空融資業務等。支持澳門機場發展區域公務機業務。加強空域協調和空管協作,優化調整空域結構,提高空域資源使用效率,提升空管保障能力。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加快通用航空發展,穩步發展跨境直升機服務,建設深圳、珠海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推進廣州、深圳臨空經濟區發展等具體任務。
2020年,中國民航局印發《民航局關于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以打造更高質量、更加協調、更可持續、更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機場群為目標,以構建統籌有力、競爭有序、共建共享、深度融合的民航協同發展新格局為保障,著力推進改革創新,不斷深化互利合作,努力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民航深化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的先行區,為建設世界一流灣區提供有力支撐。
這份文件中明確了兩個階段的發展目標。第一階段是筑基成長期。到2025年,基本建成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大灣區民航整體規模、綜合競爭力和創新能力持續保持國際領先。其中,到2022年,基本形成多核支撐、多點互動、共建共贏的大灣區區域民航協同發展格局和政策體系。第二階段是全面提升期。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協同、綠色、智慧、人文的世界級機場群,為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國際一流灣區發揮戰略性、基礎性作用。粵港澳大灣區建成新時代民航強國先行示范區,創新能力、治理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影響力位居世界前列,在更高層次參與合作與競爭中發揮獨特而重要的支撐作用。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