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活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國際化水平領先的區域之一。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等國際一流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既有相似之處,也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4月20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省大灣區辦)主任葛長偉在“大灣區·大未來”主題宣傳媒體見面會上表示,廣東將發揮自身獨特的優勢,圍繞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兩廊”和深港河套、珠海橫琴“兩點”的空間布局,積極攜手香港、澳門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特色優勢明顯 具備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基礎
葛長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約5.6萬平方公里,相當于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的總和,是東京灣區的4倍,人口超過7000萬,相當于其他三大灣區的總和,擁有廣闊的發展腹地和市場空間。2020年,廣東省珠三角經濟總量近9萬億元人民幣、香港約2.7萬億港元、澳門約1944 億澳門元,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超過韓國,高于舊金山灣區。廣東每千人擁有企業數超50戶,達到發達經濟體水平。
其次,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體系健全,產業鏈條完整,粵港澳三地形成了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互補互促、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是世界制造業重要基地、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世界旅游休閑中心,擁有香港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也于昨天掛牌成立。珠三角地區素有“世界工廠”稱號,培育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智能家電、機器人、綠色石化等世界級產業集群。
此外,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網絡密集,已建成高速公路里程超4800公里,核心區高速公路密度達8.7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其他三大灣區。鐵路通車總里程超過2200公里,高鐵里程超過1200公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超過1000公里。葛長偉提到,今年廣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還將開工建設一系列軌道交通線路。在“十四五”期間,大灣區內地九市還將新增加700多公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級的港口群和機場群,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11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合計超8200萬標箱,約為其他三大灣區總和的3倍,機場旅客吞吐量超2.2億人次,相當于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的總和、東京灣區的近1.7倍。
搭建科技創新“四梁” 支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葛長偉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存在優勢的同時,也存在發展短板,如原始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亟待予以解決。大灣區啟動建設以來,廣東通過打造“四梁八柱”的重點任務,加快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助推大灣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第一條“梁”是原始創新。廣東已成功爭取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啟動,積極推動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級實驗室等“國之重器”建設。目前大灣區在建以及正在推進前期籌備工作的重大科學基礎設施有23項,其中,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運行并提前一年半達到設計指標,已完成超350項課題;在全國率先啟動建設10家廣東省實驗室,聚集國內外院士近200位、港澳科學家41位,為創建國家實驗室打造“預備隊”。大灣區還穩步推進高校和科研機構建設,18所高校的108個學科入圍ESI全球排名前1%,中科院明珠科學園、深圳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加快建設。通過加強原始創新能力,在“十四五”時期,將重點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力求補齊廣東在基礎研究方面的“短板”。
第二條“梁”是產業創新。產業創新能力比較強,這是大灣區內地九市的“長板”。截至去年年底,廣東有5.3萬家高新技術企業,其中5萬家以上在珠三角九市。葛長偉表示,廣東持續推進實施九大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全省研發經費支出達到3200億元(珠三角九市達3000億,占比約95%),占GDP比重達到2.9%。部分創新型企業研發經費所占比重較高,包括華為、中興、大疆等一批企業支撐了廣東的產業創新,這是未來大灣區參與國際科技創新競爭的底氣所在,也是未來需要進一步筑牢的“長板”。
第三條“梁”是協同創新。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與北京、上海等科技創新中心相比的特點和優勢在于毗鄰港澳,有利于加強三地協同創新,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一個顯著優勢。粵港澳大灣區通過三地協同創新,將三地科技創新資源整合在一起,將會大大增強粵港澳大灣區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競爭力。推動科技設施和科學儀器在粵港澳三地共建共享,散裂中子源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的多物理譜儀順利建成并成功出束,香港大學科研團隊基于散裂中子源的科研成果首次在《Science》上發表。
第四條“梁”是體制機制創新。對標世界其他三大灣區發展,廣東積極推動破除制約粵港澳創新合作的體制機制障礙。葛長偉提到,廣東大力支持港澳在大灣區內地設立研發機構,在承擔科研計劃項目時與內地機構享受同等待遇;在全國率先實現了省財政科研資金直接撥付港澳機構使用,目前已累計過境撥付超1.5億元;通過多種政策的支持最大限度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促進三地科研人才流通的政策也在陸續出臺,推動落實人才“優粵卡”、個人所得稅優惠、出入境便利等政策,2020年共為近9000名申請人退稅近23.9億元。
葛長偉最后表示,在“十四五”期間,廣東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充分釋放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區”驅動效應,大力推進“兩點”“兩廊”建設,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創新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