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吸引了超20個國家和地區的過百家境外企業報名,多家世界500強企業踴躍參會。
到底是什么讓廣大外企央企民企看好在大灣區投資獲利呢?與世界同類灣區相比,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增速位居第一,擁有世界最繁忙的港口群,成為全球貿易和物流的重要樞紐。它擁有全部41個工業門類中的40個,這在全世界也是“獨一份”,完善的產業鏈讓全球前沿成果在這里能夠迅速轉化。如今的粵港澳大灣區,還被賦予“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的全新使命。我想,高質量發展,本身就是利好,就是機遇。本次大會提出的高端裝備、新型儲能、海洋牧場等招商引資重點,既與世界領先企業的優勢契合,也呼應高質量發展目標和廣東省委“1310”具體部署。“再造一個新廣東”的澎湃浪潮中,空間無限、機遇無限。
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將盛會的“流量”轉化為同樣巨大的“留量”,為高質量發展開拓更多可能?我想,關鍵是要提信心、穩預期。我注意到,本次大會上,三地政府都重點推介了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廣東為例,近年來著力打好“五外聯動”組合拳、深入實施新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增強投資環境吸引力。就在幾天前,全國首部區域性投資者保護條例落地深圳,建立“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進一步向全球投資者展現合作共贏的誠意。
顯然,大灣區要留住的不只是投資者,還有未來。我們當有信心,也有能力,為全球企業提供放開手腳、大展抱負的天地,將大會的“流量”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留量”勝勢。
主筆:陳壯
攝像:陳世豪
出品:廣東廣播電視臺時政采訪部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