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展示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和投資潛力,匯聚全球優質產業與資源,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全球投資者共享大灣區投資機遇和發展紅利,11月8日,2023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在廣州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珠三角九市專場投資推介會活動也在同日舉辦。
據介紹,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經濟總量超13萬億元人民幣,大灣區以不到全國1%的國土面積、6%的人口總量,創造出全國11%的GDP,與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成為中國三大高質量發展動力源。在11月8日早上的粵港澳大灣區投資政策宣講會上,廣東省商務廳廳長張勁松發言表示,投資大灣區有機會、有項目、有動力、有錢賺。
將爭取制造業外資能夠占全部外資的40%
進一步突出對制造業外資項目的支持
據悉,去年大會共簽約投資貿易項目853個,簽約總金額2.5萬億元。截至10月底,開工率78.38%。張勁松在會上表示,期待今年有更多的項目、更多的成果落地,“我們也一定一如既往地為各位投資者、所有企業做好服務”。
張勁松表示,廣東的招商引資政策概括來說就是“1+2+1”。
其中,第一個“1”是指實行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這一年,商務廳舉辦了“投資中國年”廣東專場、珠三角與粵東西北經貿合作招商會、中國-海合會經貿合作論壇等重大經貿活動,在歐洲、東南亞、中東、日韓等地舉辦了一系列招商引資活動,到今天為止共簽約項目640個,投資總額4270億元。
“2”是指兩個招商重點,制造業招商和總部招商,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到廣東設立全球總部、區域總部和功能性總部。張勁松表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制造業外資占比下滑到16%左右,現在已經攀升到30%,“未來我們還要進一步用力,爭取制造業外資能夠占全部外資的40%。廣州、深圳日益成為比肩北京、上海的總部集聚區,這還在進一步發展中”。
最后一個“1”是指一套組合政策。張勁松提到,目前,省政府正在研究制定新的外資專項政策,這一套政策組合涉及到資源供給、要素供給、服務保障等各個方面。
“今年前三季度,我們利用外資194億美元,來自發達國家的外資就占84.4%。外資激勵是產業政策的重要內容,實施效果也是好的?!睆垊潘杀硎?,接下來除了進一步突出對制造業外資項目的支持,還會適當降低粵東西北地區外資獎勵門檻,“因為粵東西北地區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正處于加速發展階段,對進入的外資獎勵門檻,我們在量級上稍微放寬”。此外,還會簡化總部項目獎勵方式,由按比例獎落實為一次性獎勵。
香港:
利用香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自由流通的優勢
更好引進來、走出去
香港商務和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在推介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全球企業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了解粵港澳大灣區的最新情況和發展機遇。
陳百里表示,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我們會利用香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自由流通的優勢,做好‘引進來、走出去’的工作”。具體怎么做?陳百里介紹,香港特區政府已經成立了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希望通過督導組帶領香港參與大灣區的工作,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工作,和大灣區城市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合作。
此外,香港的優勢還體現在有比較完善的國際網絡,陳百里提到,投資推廣署連同貿發局、駐外經貿辦,在全球共有65個辦事處,覆蓋128個經濟體,“我們很希望可以利用好這個國際網絡,一方面幫助大灣區企業利用香港的金融服務、創業服務走出去,和國際接軌。另一方面,同樣通過國際網絡,把海外的基金、人才、項目引進香港,帶進大灣區城市”。
澳門:
大灣區是全國開放水平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一個地區
大灣區是很理想的創新土壤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余雨生表示,大灣區是全國開放水平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一個地區,它擁有港澳兩個特區,有“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特點,大灣區是很理想的創新土壤。
余雨生表示,在實施過程中也可以注意到,我國今年最成功的科創企業就是內地的青年人在香港念大學,再到深圳創業取得成功,同樣也有不少內地青年人,通過在澳門念高校,再回到大灣區創業,也取得很好的成果。
余雨生提到,澳門是一個很小的地方,只有33方平方公里,土地制約是發展短板,而現在和橫琴合作,橫琴有106平方公里,“而且我們希望不單單是33+106變為139平方公里,不是簡單的物理結合,而是通過澳門和橫琴聯動合作新模式,能夠體現出澳門平臺+國際資源+橫琴空間,達到成果共享的效果”。此外,澳門也是中葡交流平臺,也有很廣闊的市場。
余雨生稱,大灣區所有城市都有相關的各自優勢和特點,他非常相信各地企業家通過和大灣區合作,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持續釋放重大合作平臺政策紅利
著力打造粵港澳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
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朱偉在會上表示,廣東與香港、澳門同處一個灣區,文化同源、人緣相親、優勢互補,近年來粵港澳三地在交通互聯、規則對接、民生融合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大灣區市場一體化水平不斷提高,已成為中國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重要載體,目前正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朱偉表示,未來將持續推進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優化以企業為科技創新主體的創新創業生態;持續推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著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產業發展空間;持續釋放重大合作平臺政策紅利,著力打造粵港澳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
?。ú蓪懀耗隙肌池斏缬浾?馮家鉅 王蕾娜)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