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中通道車流密集
連續幾天來,廣東都保持了氣溫回升的態勢,甚至廣州的最高氣溫一度回升至30℃。
像天氣一樣火熱的,還有民眾擋不住的出行熱情。今年1-10月,廣東高速公路車流量共計23.5億車次,同比增長4.57%。
高速路上川流不息的車流、高速服務區里熙熙攘攘的人流,連同十五運會的賽事熱度,一股全民迎全運的熱潮席卷粵港澳三地。
在香港和澳門,吉祥物“喜洋洋”和“樂融融”公仔成為市民游客打卡合影的“頂流”;在廣州和深圳,主干道的人行天橋和樓宇外墻上懸掛著印有“激情全運會,活力大灣區”的橫幅和海報;在東莞、中山、肇慶等城市,處處都有全民健身活動,男女老少皆可參與……
作為粵港澳三地首次承辦的全運會,十五運會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向全國、全球展示大灣區融合發展的巨大成效。粵港澳“軟硬聯通”持續升級,讓大灣區持續“火熱”。
從車流到人氣,廣東消費火熱、經濟活躍。近一周內,“全運會”相關酒店、機票、火車票、景點等綜合搜索量環比增長近400%。
“全運熱”聚人氣,大灣區晉升“流量之王”
本屆全運會首次由廣東、香港和澳門三地聯合舉辦,比賽由廣州、深圳等廣東的17個城市和香港、澳門承辦,乒乓球、擊劍、游泳、跳水、羽毛球等熱門賽事門票一票難求,進一步點燃大家外出看比賽的熱情。
高漲的出行需求,直觀反映在交通數據上,廣東交通迎來“高光時刻”。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廣東高速公路車流量累計高達23.5億車次,同比增長4.57%,日均車流量約773.65萬車次。其中,客車流量為18.9億車次,同比增長5.25%;貨車流量為4.6億車次,同比增長1.91%。
尤其是跨城、跨江的出行需求被激發,珠江口跨江跨海通道群的“流量”表現尤為搶眼。今年前10個月,包括黃埔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在內的5條跨江跨海通道車流量共計1.37億車次,日均車流量達44.92萬車次,同比增長10.52%。
而在不久前的國慶中秋假期,廣東交通流量更是迎來爆發式增長,單日車流量在9天內四度突破千萬大關,三次刷新歷史峰值。其中,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在10月7日車流量分別達到2.42萬車次、17.26萬車次,同比增幅達到55.97%、27.03%。

交通的便捷,有力支撐了假日經濟的火熱。疊加全運會賽事臨近,大灣區的旅游市場熱度飆升。廣東賽區城市的酒店預訂熱度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內地往返香港、澳門的機票預訂量也穩步增長。
美團旅行數據顯示,第十五屆全運會期間,前往廣州、深圳、珠海等地的機票預訂量同比增長26%,其中,目的地為廣州的機票預訂增速顯著,達28.8%,深圳增速為18.4%。作為全運會賽事承接項目最多的賽區城市,廣州文旅消費整體增長20%。廣州當地的門票預訂量同比上升61.6%,酒店民宿訂單量增長15.4%。
為接住十五運會帶來的巨大“流量”,廣東專門發布了《“粵享暖冬 樂游廣東”消費季活動總體方案》,針對性推出旅游線路、精品賽事、組合套餐,吸引來粵客流增加停留時間、在粵深度體驗消費。十五運會期間,推出“跟著全運游廣東”活動,推動“賽、展、節、游”融合,將賽事流量變成消費熱量。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全運會”各項賽事的舉辦,疊加冬季避寒游需求的釋放,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大灣區主要城市今年冬季旅游熱度預計將有較大幅度上升。
廣東“高人氣”激發“經濟活”
高速的車流、持續不斷的人流,為觀察中國區域經濟的韌性和增長潛力,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微觀窗口。
近年來,廣東連續創造了多個奇跡:經濟總量連續36年位居全國第一,“十四五”期間連續跨越12萬億、13萬億、14萬億臺階;2024年常住人口達12780萬人,連續18年居中國人口第一大省、連續7年成第一生育大省;截至今年9月,全省登記在冊經營主體達2000.19萬戶,經營主體總量穩居全國第一。截至今年10月,又有超100萬高校畢業生留粵來粵就業創業。
這是企業、人才對廣東投下“選票”的結果,更是廣東經濟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的厚實信心。當前廣東,經濟發展熱氣騰騰,改革創新持續火熱。
“廣東造”5G、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等一大批產業鏈關鍵技術和產品進入全球第一方陣:去年,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3%,全國每4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廣東造”;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31.2%、占全國44%,連續五年穩居全國第一;智能手機產量增長12.5%、占全國超四成……

作為改革前沿和創新高地,廣東近年來改革成果呈噴涌之勢,市場規則更加完善、要素配置更加高效、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綜合改革效能不斷提升:廣東自貿試驗區成立10年來,累計形成制度創新成果772項,全省復制推廣237項,在全國集中推廣43項;發布制度創新案例356個,列入全國最佳實踐案例8個,占全國近十分之一……
十五運體育盛事,不僅成為展現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成效的舞臺,更是一個展示廣東科技創新成果的重要平臺:全球首次由人形機器人參與并獨立完成火炬傳遞,全球首例深海“燃冰”采火,全球首創開合屋蓋加移動斗屏多維場景……十五運會開幕前夕,廣東多項“全球首創”技術就已出圈。
在廣東,冬天從來不是季節的休止符,而是經濟與生活的“熱”啟動鍵,廣東已提出將“暖冬”做成涵蓋旅游、賽事、產業、消費、引才的新場景。
正如廣州天河商業價值創新院執行院長鐘朝暉所說的,廣東正從“賣產品”轉向“賣體驗”,以場景創新激活消費和經濟。廣東現在的“熱”,氣溫只是誘因,人才是表象、賽事是爆點,經濟活力才是內核。把“天氣熱、人氣熱、賽事熱”持續轉化為“經濟熱”,這就是廣東為何這么“熱”的答案。
(編輯 蔣韻)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