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由團結香港基金、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澳門基金會主辦,以“打造新經濟動力”為主題的世界灣區經濟論壇2025在香港舉行。論壇借鑒世界灣區經濟發展先進經驗做法,充分把握灣區經濟發展機遇,搭建全球灣區對話平臺,發揮獨特優勢,更好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論壇嘉賓合影。主辦方供圖。
廣東省政協副主席鄧海光在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各大灣區之林。6年來,大灣區的產業體系不斷健全,廣東擁有新一代電子信息、綠色石化、新能源等9個萬億元級的產業集群。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生物制造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蓬勃發展,與港澳發達的金融、貿易、法律等現代服務業相得益彰。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論壇以“打造新經濟動力”為主題,適時且具前瞻性。同時指出,國家近期發表“十五五”規劃建議,將粵港澳大灣區確定為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之一,并強調了香港在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發揮的重要作用。香港正透過港深創新科技園區、北部都會區等,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前沿領域,以及國家新發展藍圖中確定的其他重點創新技術產業領域加強國際合作。
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表示,澳門長期承擔中國與葡語國家經貿往來的橋梁角色,積極打造數字化的經貿促進平臺,正積極推動大灣區與葡語國家在貿易、金融、科創、青年創業方面的深度合作。
我國“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及區域協調等核心方向。結合“十五五”規劃建議,本次論壇還聚焦AI驅動產業升級與生物醫藥創新,探討粵港澳大灣區如何打造新質生產力、構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并促進醫藥產業鏈與全球價值鏈深度融合。舊金山灣區委員會原總裁、美國灣區委員會經濟研究所所長Sean Randolph ,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等開展了精彩的主旨演講。
本次論壇共進行三天。論壇開幕前,主辦方舉行了爐邊談話,圍繞“大灣區戰略下的香港新機遇”主題,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鄭永年,歐盟駐華代表團經濟金融處公使銜參贊沙斌諾等參與了對話。11月4日,論壇主辦方還將組織專家學者進行考察訪問。
(撰文 黎妙娟 馮妍 支持 王晨菲)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