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進一步擴大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背景核驗”應用場景的試點范圍,新增廣東等7省(市)為試點地區。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指導轄內銀行在跨境金融服務平臺為首批5家企業辦理了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收付匯金額合計160萬美元,實現新試點業務成功落地。
記者了解到,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由于貨物不進出國境,不納入海關統計,訂單流、貨物流、資金流“三流”分離,給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核造成困難。“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背景核驗”應用場景通過引入國際運輸、貨物流轉、境外海關報關等不同維度數據,拓展了貿易背景信息來源,提供了物流信息核驗、單據簽注等功能,助力銀行破解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真實性審核難題,便利各類主體更加安全、高效地開展新型離岸國際貿易。一位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應用場景上線后,原本需2—3個工作日的線下審核時間縮短至30分鐘以內,大幅提升了業務審核的便利性與效率,同時降低了展業成本與風險,為企業全球化運營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跨境金融服務平臺堅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利用區塊鏈分布式賬本不可篡改、數字簽名和多方共識等技術特點,對接稅務、保險、銀行、企業、物流等多方數據源,為銀行和企業提供跨境貿易、投融資數據和技術支持服務。自2019年跨境金融服務平臺上線以來,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陸續試點和推廣了4個融資類應用場景和4個便利化類應用場景。截至2025年9月末,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指導轄內銀行在跨境金融服務平臺運用融資類場景為企業辦理融資1006億美元、授信101億美元,運用便利化類場景辦理衍生品總簽約金額959億美元,為企業跨境貿易和投融資提供了便利。
國家外匯管理局廣東省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應用,指導銀行依托應用場景功能優化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結算、跨境收付匯和貿易融資背景核驗、匯率避險等跨境金融線上服務,以金融科技賦能廣東外資外貿高質量發展。
(記者 唐柳雯)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