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香港,即將舉辦第十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來自18個相關國家和地區的超過90位高層官員及商界領袖將齊聚香江,共謀發展商機,共商合作前景,這必將為共建“一帶一路”長卷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必將成為香港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歷史性時刻。
回望歷史,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貢獻突出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了新動力,為全球發展事業開辟了新空間。在這一波瀾壯闊的進程中,香港憑借其獨特優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香港是聯通內地與國際市場的“超級聯系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橋梁紐帶作用更加凸顯,與世界的互聯互通日益拓展。香港已加入100多個國際組織,參加和適用280多項國際多邊協議,是全球擁有外國領館第二多的城市。香港還積極舉辦各類國際會議和論壇,促進了“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政策溝通、經貿交流和民心相通。
香港是企業投融資的“功能平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是“一帶一路”資金融通、貿易暢通的關鍵節點。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在香港穩步推進,為“一帶一路”投融資提供了更多選擇。香港的自由港地位和發達的海空運輸網絡,促進了與相關國家的貨物往來。香港特區政府還積極拓展“一帶一路”新興市場,今年5月,李家超行政長官帶領香港和內地50余位企業家共同出訪卡塔爾、科威特,達成一系列務實合作成果,充分彰顯“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香港“內聯外通”獨特作用。
香港是東西方人文的“交流紐帶”。香港中西文化薈萃,開放包容,是文明交流互鑒的理想之地。眾多國際機構、非政府組織落戶香港,香港的大學、智庫與文化團體積極參與“一帶一路”人文合作項目,增進了相互了解和友誼,為合作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和民意基礎。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自2016/17學年推出“一帶一路”獎學金以來,至今已累計資助來自49個共建國家的680名留學生在港求學。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已成功舉辦九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吸引逾12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5萬名嘉賓參會,累計組織約5400場商務對接會議,支持超過2000個項目,促成30多項合作交易,涵蓋基建、金融、科技、綠色發展等多個重要領域,論壇取得的豐碩成果充分彰顯了香港在高質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中的獨特價值和作出的重要貢獻。
展望未來,香港在共建“一帶一路”中前景廣闊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沒有變,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態度堅定不變,愿意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的決心堅定不變。共建“一帶一路”正朝著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內涵不斷豐富,領域不斷拓展,這為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隨著“一帶一路”合作的深入推進,特別是在健康、綠色、數字、創新等新領域的合作潛力持續釋放,香港在專業服務、國際規則、創新科技、人文交流等方面的經驗將大有可為,也必然大有作為。
香港可打造“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臺。有中央的大力支持,香港可以不斷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功能,推動金融產品創新,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以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為契機,加快建設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為國際商事糾紛提供高效、公正的解決途徑。大力推進航運業轉型升級,著力發展高增值海事服務業,建設智慧港口,增強國際貿易中心功能。
香港可成為“一帶一路”功能對接樞紐。背靠祖國、聯通世界,這是香港最大的發展優勢。香港可以用好這一優勢,深化與內地各省區市的合作,特別是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協同發展,實現優勢互補,拼船出海。比如,承攬國外機場、地鐵、港口等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時,香港企業可以考慮和內地企業組成聯合體共同投標,由內地企業負責基建,由香港企業負責設計、運營,將雙方長處進行整合,從而形成獨一無二的競爭優勢。
香港可培育“一帶一路”人文交流新優勢。香港有5所全球百強大學,15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這是香港與相關國家開展青年教育、科創合作的寶貴資源,可以用好這方面有利條件,聯手內地高校、青年團體共同開展國際人文交流,培養更多熟悉國際規則、了解相關國情的人才,夯實“一帶一路”合作的民間基礎和社會根基。
“一帶一路”是共贏之路、發展之路、希望之路。香港是中國的香港,也是世界的香港。有中央政府的堅強領導,有祖國內地的鼎力支持,有香港社會各界的團結奮斗,香港一定能夠在共建“一帶一路”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書寫香港參與“一帶一路”第二個金色十年的新篇章。
(青平)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