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2025南國書香節開幕第4日,琶洲主會場與467個特色分會場“上新”多個重磅活動,精彩不斷。今年南國書香節以“1+1+N”辦展模式辦展(1個線下主會場+1個線上云會場+N類特色分會場),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全省各級聯動同期舉辦,開啟了一場集國際化、科技化、年輕化于一體的書香盛宴。
在琶洲主會場,《大灣區文學選本》《母子相知六十年:我和母親紅線女》《里斯本丸沉沒》繁體版等多部作品舉行了新書發布會;在澄海區東里鎮秦牧故居,秦牧文學周系列活動已拉開帷幕;在韶關風度書房府前分館內,一場宋代建盞文化展覽吸引了大量觀眾……
2025南國書香節,正將閱讀的觸角伸向更多城市與村莊,打通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主會場與分會場上下一心,共同描繪出“全省聯動、城鄉共讀”的盛景。
讓愛“閱”之風
拂遍南粵每一個角落
當日,暢銷書作家馬伯庸的《桃花源沒事兒》分享會在四閱書店·琶洲店分會場舉行。與此同時,陜西科技大學副教授楊素秋也在廣州荔灣大健康園區圖書分會場,跟廣大讀者聊起《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的創作心得……
可以說,推出源源不斷的名家活動,是廣東最日常的閱讀場景。據了解,2025南國書香節在全省各地級以上市及澳門、新疆喀什設立分會場,設置各縣(市、區)實體書店、公共圖書館(文化館)、新華悅讀空間,以及廣州鐵路、廣州地鐵、廣州荔灣大健康園區、鄉村全民閱讀點等特色分會場。這467個分會場將舉辦1987場全民閱讀活動,參展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
各分會場扎根基層沃土,實施文旅融合賦能“百千萬工程”策略,以“立足在地基因,打破場景邊界,實現多元融合”為核心特色,共同構建起全域化、沉浸式的書香生態,讓閱讀從傳統空間走向生活各個維度,彰顯大灣區書香文化的豐富層次與旺盛生命力。
借力多元場景
織就全域書香網絡
記者了解到,2024南國書香節首次設立了“新華悅讀空間”分會場,而2025南國書香節在去年的基礎上將其擴容至51個,并開設33家鄉村閱讀點,將書香延伸至村鎮“最后一公里”,城鄉讀者共享閱讀資源。
值得一提的是,南國書香節通過多元場景,共同織就全域書香網絡。如揭陽分會場首次開辟了機場分會場,構建“1個主會場+1個特色會場+N個便民點”矩陣,覆蓋機場、高速、書院等,逐漸拓展閱讀邊界;廣州鐵路分會場選址在廣州白云站開展“書香鐵路·我喜愛的好書推介活動”,邀請名家康震分享創作故事;廣州地鐵分會場則在琶洲站展出學生地鐵研學作品。
與此同時,全省各地市分會場的活動也密集推出。深圳分會場依托全市六大書城活動“多點開花”。其中,羅湖書城聚焦“2025未成年人閱讀進基層”活動,開展《挑燈看劍:辛棄疾的悲旅人生》以及爆破工人、知名詩人陳年喜的圖書分享會;南山書城打造“十七歲的夏天”青春書展、夏日主題文創展及“樂淘書惠”特價展;中心城書城推出“深圳晚8點”文學、健康、藝術系列專場等活動;龍華書城以“探索無界”為脈絡構建AI書展、動漫盛典等五大主題書展,開展“愛閱之夜”“龍華健康薈”等五大文化品牌活動。此外,深圳還發揮本地科技企業優勢聯合深圳科技館、華大全球總部時空中心等場所,開展“書香伴基因 探索無邊界”主題活動。
東莞分會場“線上+線下”重點聯動33個鎮街,5天內上演100余場閱讀嘉年華,圍繞圖書館之城建設20年、新大眾文藝浪潮、十五運會等時事熱點推出系列閱讀活動,開設國際獲獎童書展、BIGGER藝術書展彰顯國際范,針對年輕群體舉辦第20屆動漫之夏“紅樓夢中游”主題活動。
中山分會場專門設置“悅讀百千萬 文化興城行”展廳,邀請馬伯庸、康震等名家現場開展講座,推出“閱夜越精彩”活動,并結合《長安的荔枝》與本土文化,在書展夜場中推出文藝節目表演。
潮州分會場將閱讀推廣與地方文化傳承深度融合,以65項特色活動貫穿全年,推出充滿潮州煙火氣的電影《小鴿子之家》全國公映,組織“尋美潮州”“僑批越山海 歌冊詠鄉音”等主題活動及非遺展與手作體驗。
梅州分會場彰顯“世界客都”的文化根脈,依托梅州市嶺南書院(東山書院)舉辦“書香梅州”讀書活動,發布客家主題書目和客籍作家創作分享活動,邀請客家箏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及青年書畫家名家舉辦音樂欣賞會和書法藝術講座,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記者 戴雪晴)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