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之醫藥健康與生物制造、現代服務與文化創意兩個賽道初賽在珠海拉開帷幕。大賽共設置5個賽道,其中醫藥健康與生物制造賽道、現代服務與文化創意賽道的初賽、復賽均在珠海舉辦。
作為首次由粵港澳三地攜手承辦的賽事,大賽致力于為創業者構建覆蓋政策、平臺、資源、人才四大維度的全周期支持體系,持續激發創新創業強大活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創業首選地、圓夢新高地”。
受訪者 供圖
初賽評審會上,兩大賽道承辦方有關負責人介紹,大賽自5月啟動以來,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品牌效應初顯。兩大賽道共3621個項目報名參賽,占大賽總報名數一半以上,其中醫藥健康與生物制造賽道1058個、現代服務與文化創意賽道2563個。項目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除廣東外,來自香港的報名項目數量最多達435個。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項目質量好潛力大。眾多碩博高學歷人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人才、科研人才、高層次人才參與其中,項目普遍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成長空間,已融資項目和博士人才領銜項目超1000個。
受訪者 供圖
大賽以灣區為基點,向全國輻射,旨在凝聚最廣泛的優質創業資源,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深入參與大灣區建設展現更大作為,這已成為港澳社會以及創客青年的共識。本屆粵港澳大灣區創業大賽格外注重發動港澳項目參賽,雙賽道港澳項目數量突破1000個。
賽道承辦方有關負責人表示,珠澳地緣相近、文脈相親,澳門文化創意產業比較豐富擁有獨特魅力,在大賽走進澳門的推介會上,澳門創客反響熱烈,創客青年報名踴躍,大賽為澳門青年搭建了“挑大梁”“當主角”、與內地青年協同發展的舞臺。
經過資格審核,兩大賽道闖入初賽的項目共3013個,其中醫藥健康與生物制造賽道914個,現代服務與文化創意賽道共2099個。初賽評審為期三天,評委們多維度開展評審,兩大賽道將各評審出90個優秀項目晉級復賽。
這是夢想與機遇交織的舞臺,是創新與活力的沃土,在大灣區的廣闊天地里,青年創新創業有無數可能加速生長。據了解,大賽配套“政策+品牌+資本+生態”四重賦能機制,向參賽創客提供最高50萬元獎金資助、創業擔保貸款、全媒體品牌曝光及港澳青年就業創業專項活動等多重福利,構建起“政策支持+賽事引領+長效賦能”的創業生態,幫助參賽項目收獲“第一筆訂單”和“第一桶金”,為創業項目打造“出海”橋頭堡。
本屆大賽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廣東省港澳事務辦公室以及深圳、珠海、佛山、香港、澳門及華南理工大學共同承辦。
(記者 吳楓)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