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機器人企業現場公布售價 受訪者 供圖
企業將生產線搬到現場,機器人模擬車間打工 受訪者 供圖
有的表演架子鼓,有的當場制作美食,有的現場展示物流分揀等工作……8月9日,在北京舉行的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進行至第二天,廣東機器人企業所推介的人形機器人繼續展示新技能。
邊展示邊銷售,是不少展商的新變化。“展會第一天就有客戶當場預定了3臺,預計展會期間將售出約20臺,我們全年出貨量預計將達到數百臺。”深圳大象安泰科技公司董事長藺德剛說。
機器人邁向商業化落地
“充電1小時,連干8小時”,機器人用自己的實力證明自己是當之無愧的“天選打工人”。現場,“大黃蜂”機器人秀出了可以8小時續航工作的雙足人形機器人,同時,雙臂協同可以搬運30公斤。
為什么是8小時?因為人的常規工作模式多以“8小時工作制”為基礎,人形機器人作為“人機協作”或“替代人工”的角色,其續航恰好匹配這一節奏。
但機器人早就不滿足只工作8小時。深圳優必選公司展示了人形機器人熱插拔自主換電系統:無需人工干預或關機,僅3分鐘就能實現自主換電。這讓機器人具備了“7×24小時”不間斷工作能力。
除了能量越來越足,機器人能力邊界也不斷拓展。同樣來自深圳的逐際動力展示其基于人形機器人平臺的“遙操作系統”,可以將操作者的動作同步傳遞給千里之外的遠端設備,這可應用于危險環境作業等場景。
越疆科技則發布了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第二代產品,實現了對工業、商業、家庭場景的適配,越疆機器人集合了“機械臂+人形+多足”等多功能于一體,未來,六足機器狗可在災區替人類穿越險境,機械臂可在家庭為老人遞上一杯溫水。
“具身智能機器人已從技術探索階段邁入規模化價值創造新階段。”越疆科技首席科學家郎需林說,機器人可以讓人類從重復、危險、枯燥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創造與關懷中。
從“會干活”到“會像人一樣干活”,廣東“智造”已經越來越會整活,而機器人已從單純的技術參數“秀肌肉”,邁向比拼真實場景落地。
多家企業迎來訂單考驗
伴隨著人形機器人從技術突破到商業化落地,多家企業迎來訂單考驗。
走進場館入口,醒目標識“買機器人就上京東”,仿佛間,機器人就像電器一樣,成為觸手可及的家用設備。
展會上,多家廣東機器人企業亮出價格。在大象安泰機器人展臺,幾款仿真機器人在展臺門口迎賓,旁邊巨幅售價廣告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信息顯示,一款移動導覽版機器人售價7.58萬元,而固定導覽版價格則在5.98萬元。
藺德剛介紹,人形機器人可以幫助企業省錢賺錢。就省錢而言,一臺機器人價格成本在五六萬元,可以用5年,能夠替代一名迎賓員;就賺錢而言,傳統商業引流成本越來越高,一些商家通過引入機器人,可以提高實體店的進店客流量,提升品牌科技感,相較于聘請模特或角色扮演者,機器人對普通人更有新鮮感,“最多的時候,機器人可以幫助門店提升3倍客流”。
迎賓等形象展示正成為一項新的生意,以后新店開業,請兩臺機器人來一場動真格的格斗,保證吸引人。此次展會現場,眾擎T800格斗機器人亮相,在全場走秀中虎虎生威。此前,眾擎方面宣布,將在年底舉辦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格斗賽事,屆時比賽會激烈打到“冒火花”。
機器人有剛強一面,也有柔情時刻。眾擎還預告了一款高性價比輕量化陪伴型人形機器人SA02,定位于“年輕人的第一臺人形機器人”,售價3.85萬元起。
展會是競技場,也是交易場,現場有不少公司忙著訂單轉化。在安諾展臺,機器人忙著給顧客現場制作拉花咖啡、冰淇淋、調酒等,僅僅在展會第一天,觀眾點擊購買飲品就超2000杯。“展會兩天內,我們就收到意向客戶訂單超過1000萬元。”該公司銷售總監王蓉說。
樂聚機器人的產品則主要應用于科研、實驗室,展廳、商服里面導覽導購,以及工業場景里面進行物料的分揀和搬運。“我們現在基本上每下線一臺,就要去交付一臺,去年底新增了生產線以應對新需求,除了國內的主要市場,我們在美國、中東、歐洲等地也交付了很多海外客戶。”樂聚聯合創始人、CEO常琳介紹,公司去年交付量是100臺,今年一季度訂單量增長了200%,預計年銷售將進入千臺級別。
多家企業同樣面臨“甜蜜的煩惱”。賽博格機器人今年意向訂單中,靈巧手超過2000支,高危礦業機器人超200臺,工業、康養機器人達6000臺,但實際產能靈巧手只有500只、人形機器人為300臺。數字華夏(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公共關系與政府事務部總經理吳為介紹,在手“星行俠”訂單超過500臺,公司正在籌建生產線,全力推動人形機器人標準化生產。
(記者 郜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