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12時08分,內地向澳門供電負荷創下歷史新高,達103.9萬千瓦,較歷史最高負荷增長0.19%。截至2025年6月30日,內地對澳門累計供電量超過785億千瓦時,為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提供重要能源支撐。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內地對澳門累計供電量超過785億千瓦時,為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提供重要能源支撐。朱甸 攝
為有效應對持續攀升的電力需求,廣東電網公司不斷優化對澳供電網架結構,今年4月30日完成了珠海220千伏琴韻至煙墩雙回線路電纜化改造工程,全力以赴做好接下來的迎峰度夏和十五運會電力保障工作。同時,南方電網廣東珠海供電局聯合當地政府推進珠海220千伏南屏至煙墩雙回線路電纜化改造工程,進一步提高內地對澳門供電能力和防災抗災能力。
近年來,廣東電網依托自主可控的“電鴻”物聯操作系統,利用“云、邊、端”AI算法集成,在粵澳電力聯網的重要變電站、供電線路走廊等生產場所,廣泛應用了機器狗、無人機等多種國產智能化運維設備,實現自主協同智能巡視,全方位實時管控設備運行狀態,確保對澳供電安全可靠。
據介紹,基于無人機機巢遠程操控、快速響應、自主充電、自動駕駛、自主分析等功能特點及優勢,廣東電網在珠海多處變電站、供電線路走廊附近,布點了無人機“機場”。電網運維人員在后臺遠程操控“一鍵起飛”,可對包括粵澳聯網線路在內的上百回輸電線路完成精細化巡視、紅外測溫、外力破壞驅離、災后勘察等工作。
珠海供電局四足巡檢機器人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南方電網橫琴地下綜合管廊開展對澳供電線路巡檢。
這種低空巡檢應用新模式,極大提高了電網運維效率。“每臺機巢無人機每天可完成55基桿塔、30公里線路巡視,相比人工巡視單人巡檢效率提升6倍,隱患缺陷發現及時率提升75%。”珠海供電局輸電線路及智能技術助理專責陳霖介紹,他們已在成熟應用低空巡檢技術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衛星巡視功能的開發,以“星巡+機巡”手段,構建“空天地隧”一體化新型運維策略,為保障粵澳兩地電力能源安全發揮積極作用。
(記者 劉倩 通訊員 沈甸)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